致终将逝去的友情

0
回复
20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7 21:5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点八卦的事儿吧。
张艺谋签约了新东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在现场发表简短演说里的几句话——“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意味着我结束了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模式,进入了团队化规范化的合作。”
不用娱记们强调,谁都能看得出来,“结束了长期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模式”那一定是在暗讽当年和张伟平的合作。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这样的盖棺定论未免让人心寒。
当年张艺谋和张伟平分道扬镳时,舆论一片唏嘘。“好事”的媒体还忍不住“往事重提”,帮围观者回顾张艺谋和张伟平那16年的友情。1993年张艺谋过生日时,张伟平还送他江诗丹顿的名表,后来张伟平得知这个品牌的名字也是两个合作伙伴的姓氏,还对媒体表示这个巧合寓意着他和张艺谋两人的缘分。
在那16年的时光里,“二张”没有任何形式的契约,纯靠信任互相支撑。寡言少语的张艺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忍不住感叹,张伟平这位投资人对他的信任;而当媒体质疑张艺谋的电影时,张伟平甘愿出头为张艺谋“挡箭”。谁又能想到这样的组合在某一天“一刀两断”呢?他们分明还向媒体说起不乏浪漫的畅想:“以后老了不拍电影了,我们就一起去旅游,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休息,或者看别人拍的电影。”


两个“老男人”的友情被媒体呈现得“基情”四射,可如今,在当事人眼里,“激情四射”的时光里竟然只是“无序和不规范的合作”,无条件的信任与彼此无条件的扶持,原来也只是媒体对他们的“意淫”罢了。
其实,不管张艺谋怎么用“无序”和“不规范”来否定当年媒体眼里关于二人的“信任”,估计没人相信他们那么多年的友情完全纯靠“利益”支撑。利益的牵扯一定存在,但纯粹的利益一定无法支撑两个人的友情坚持16年。哪部电影里说的来着,“买卖不在了,情分还在”,如今极力去否定当年的合作,那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否定。
教科书里义正言辞地说,“否定历史意味着背叛自己”。把它套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不见得完全合适,但我觉得这句话对爱情乃至友情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我的一位朋友,谈了很多次恋爱,可他从来没说过前女友的不好。在他的逻辑里,你去否认你曾经选择的那段关系,其实也是在否认自己的眼光。既然对方有那么不堪,你为何还要投入地去爱?既然你投入地爱过,然后又说对方糟糕,那只能说明自己的眼光也有问题。分手的理由有很多,未必非要拿出对方的“不好”来衬托自己的“好”。
爱情如此,友情何尝不是如此。选择任何一段关系,都要承担这段关系可能带来的风险。缘尽人散之时,各自珍重便是,何必再去伤口上抹黑撒盐?
年少时会以为“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就是两个人是否能凑在一起说说别人的坏话。”说着说着,你可能已经开始疏远那个和你一起说坏话的朋友,而被你说坏话的人却开始走进你的朋友圈。有的人开始否定他曾经说过的那些“坏话”,他会说那是为了“配合”你的感受。时间和空间都在变,或者是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改变了,或者是被你“说坏话”的那个人变“好”了,否定那曾经存在的“坏话”,其实也是在否定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其实,友情和爱情一样,都害怕有“第三者”。这个“第三者”可能是一个人一些人,可能是一件事一些事,这些具体的人和事一下子打翻了友情的天平;这个“第三者”还有可能只是抽象的彼此的改变,那些外界的或内在的改变,再也无法让你看清对方的脸,于是慢慢疏远甚至结束了这段友情。
没人知道张艺谋张伟平这两个老男人的友情到底因何断裂,娱乐圈向来就不是一个适合探究真相的地方。就好比赵薇和陈坤的友情,一部《致青春》将二人的友情搅得天翻地覆扑朔迷离,除了当事人,恐怕没人知道这段“友情风波”到底是为了配合电影宣传的噱头,还是真的“真相”。 对于一个多少有“精神洁癖”的人来说,假如友情都可以作为“商业卖点”,那它离“终将逝去”也为时不远。去年年底柴静的那本《看见》热销,媒体人都在热议书中关于新闻采访的专业性,可那本书中真正打动我的却是关于“老郝、老范,和柴静”友情的章节。
两位“老张”的友情故事终成往事,已被划拉进了娱乐圈的历史。只是,我真的不习惯他们否定曾经的默契,与美好。
也许,他们就像三毛说的,“一切随心自由才是应该努力去追求的,别人如何想我便是那么的无足轻重了。”(文/陈方)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