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当刚被踢出北大的俞敏洪在墙上贴其自办英语培训班的小广告时,一定没有梦寐过20年后,竟会有人为他拍传记片。不是说他极具代表性的创业经历及其结果没有达到被致敬和赞扬的程度,而是他这种资本主义式的、靠纯个人奋斗获得商业成功的故事,就算在不断改革的经济制度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但在那个时代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风口浪尖上,谁也很难想象内地在文化导向上做出如此大的转变,允许这样一部彻底基于资本主义社会成功观的电影上线。不要忘记,建国后乃至迄今都是什么样身份和级别的人才有资格被拍成正面传记片——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合伙人》已足可以被称为一部移风易俗、改朝换代的电影。
从这部大众流行文化产品面目出现的《中国合伙人》,年轻人得到了这样一种暗示,自孙中山、董存瑞、雷锋之后,俞敏洪、柳传志、马云等等(正片结束后,这些时代幸运儿的大幅肖像出现在银幕上)这群改革后第一批民间企业家,这些逆袭的屌丝,这些业已被装扮成理想、智慧、勇气和执着等成功必配品质的代言人,也可以成为榜样和图腾。或许这些人早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偶像,那这部片至少可算是上层建筑对这一事实的首肯。
《中国合伙人》中,被最多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梦想”,且多是以这样含混的方式——你失去梦想了吗?你还有梦想吗?你的梦想在哪里?却没有一个人在追问,这个被唠叨个不停的梦想,具体是什么?反正一定不会是实现共产主义。它或是去美国,或是将曾辞退你的实验室买下来,或是在华尔街上市……总之,就是赤裸裸的名利。在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处境下,令青年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完全放在名利上,不再纠扯任何意识形态的东西,这样做,鼠目寸光地来说,既避开了文化真空、道德失控这些尴尬的“其它”问题,又可令青年变得分外安全。
片中以俞敏洪为原型的成东青说:“若将失败视为弯路的话,你已经走在通向成功的直路上。”这对于其绝大多数青年位于弯路上的国家来说,是多么强烈而有效的一针安魂药和稳定剂啊——他们由此而充满理想、智慧、勇气和执着地在这条弯路上走啊走,走啊走,在走到最终还是没有走到的成功之前,永远不会停下,不会有邪念,不会乱来,不会去怀疑这种成功学本身有没有问题。
所有相关成功学的励志电影,将布满暗道和奇遇的鲜少个例作为人人得以行之的普罗大道的逻辑,变为最荒唐、或许也最治愈的玄幻片。《中国合伙人》中的这种玄幻之雄浑,连带着片中追忆青春和反映大时代这两个次要元素也一并地天马行空起来,都站在了其看似张扬的现实主义的反面。
综上所述,《中国合伙人》巧妙地攥住了这个时代的七寸。不是为了捕捉它,而是为了在与之相濡以沫时不被反噬。这是至高级的逢迎。亦基于此,香港导演北伐内地市场这些年来,摆脱了香港地域美学,从故事、表演、场景细节乃至配乐上,死心塌地且严丝合缝地服务于内地市场的作品中,《中国合伙人》就算不是唯一,也应该是最好的一部。(文/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