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幼稚的以为,当我们说起留在大城市继续奋斗,还是回老家的小地方平静生活,我们只是在衡量:每天早上一个人起很早挤上地铁,还是在阳光中吃完妈妈做的早餐再悠闲的去上班;是每天面对急吼吼的奔走的人们,永难企及的房价,还是相对比较慢的节奏和比较现实的属于自己的房子;是身边那不断变化着的潮流,各种充沛的讯息,还是总感觉差了那么一点的流行,慢了半拍的新鲜?
现实不会纵容我继续这样头脑简单。
最近有两个共事过的人,在北京工作生活了五年之后,还是决定回家乡去。
有朋友为此觉得十分惋惜。在北京工作的五年里,他们获得了不少比较职业化的工作素养,在各自所处的领域中,也有不错的成绩。回去换了行业,换了工作环境,简直是把之前的五年所得全部清零。更有人忧虑:其中一个人是当年放弃了家里给安排的国企工作,为了寻找自己真正的梦想来到北京的。现在她回去,去做当年的国企工作。她的同学在五年前就进入了该企业工作的人,怕是已经要成为她的领导了吧。又或者,她的回去,会引来身边的人怎样的评议。
没有人不会为这五年的青春被抹杀意义而痛心。
五一假期的时候,我窝在家里看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由此产生了更大的一个对“大城市”还是“小家乡”的忧虑。
事实上,在我们的二三线城市里,人们对身份的识别,对此人是否需要尊敬的判断,更倾向于金钱和权力。也就是说,那里的势利眼更多,那里对“失败者”的眼光更恶毒和苛刻,攀比的气氛更浓郁。
因为地方小,小城市的人际压力也很大。至少,我在家里的时候,不能想不搭理谁就不搭理谁,也不能再像小时候一样,来客人的时候躲进自己房间里去。
我们甚至也躲不开那些并不熟的人来询问你“买房了吗?一个月挣多少钱啊”这样在大城市里基本不会出现的,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问题!
当然你更没办法跟周围的人谈起:我觉得金钱带给人的幸福感并不能长久o(╯□╰)o
大城市生活,纵然有很多物质精神的压力。物质的自然不必多说,精神上的呢?
在中国目前的一线城市里,有所感受的是精英崇拜现象。人们会普遍认为成功者具有过人的才干,勤劳、聪明、把握时机。因为大城市的各种看上去是平等的机遇,让人们认为:如果你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没有成功,那一定不是你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而是你本身的能力不行。“失败者”没有“借口”可循。人们对“失败者”不再报以同情和关爱,而是认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或许有些时候,在大城市里的人努力要成功,并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不要让自己落入“废物”的身份标签。
对于自尊心强烈的,我们这些崇尚个人奋斗的年轻人,在初中高中的应试教育体制里长大的人,这种折磨有时候比“每天挤上一号线地铁”和“租的房子漏水”更痛苦!
不过,城市的大,让我们有了更多躲避外界伤害的空间。城市生活的多元化,也让我们能从各种渠道里得到生活的慰藉。
我们会从艺术作品里,戏剧、诗歌、文学小说里,甚至一些电视剧里,看到广阔的世界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以物质论财富”、“以金钱称尊严”,我们会更容易发现自己生命的闪光点,我们自己的身份,而暂时抛弃世俗的目光。
更或者,这里有更多,我们的同类。
同样的由一个分数、一个学校的title决定自己的前途的人生路线,那些走出了自己的精彩的人们。那些同样不断的遭遇人生的挑战,不断的拍案而起迎难而上,战斗力一百的冲向这人生道路上所有所有的艰难的人们!
比如,我最近同样在读的一本,赵星写的《挺住,意味着一切》。我一直没有说出来,为什么我看这本书有一次看哭了。
可能是羞于承认,我理解你的,你也理解我的,坚持、抗争、在生活和命运面前死扛到底的那股力气。有时候我会为自己拥有这股力气而骄傲,有时候,我会为自己必须要拥有这股力气而哀伤自怜。
而让我更触动的是,她已经在有意识的告诉自己: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在这个讲究理性、讲求成功、崇拜精英的社会里,保护好自己身上那股特立独行,保护好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
或许我们的努力,让其他人用世俗的眼光也接受了我们,尊敬了我们。
但我们内心依然要清楚,我们接受自己、认可自己的理由,不是自己获得了多少赞誉,赢得了多少尊敬,而是我们知道自己是善良的,正直的,是美好的,不是仅靠金钱物质生活,不是仅靠他人的眼光生活的!我们是激情的,是独特的,是能感受这世界美好与艺术的一面的!
如果这时候有人问我,是留在大城市好呢还是回到小城市的家乡好?
我会告诉他:哪里有能理解你的人,就去哪里!
如果这两处都还没有能理解你的人,那么,就去寻找能理解你的人,在他们的中间生活,跟他们一起奋斗一起打拼,一起大笑一起流泪。
这是每个人年轻时候不做都会后悔一生的事!
也在此,感谢我身边所有人的理解和陪伴!(文/苏豆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