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奇观”显成效
+ @& [; l9 @* o7 C3 A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充分彰显了产业扶贫攻坚效应,使漾濞农村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三级跳。核桃产业的发展不仅富了钱袋子,更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云南素有“十八怪”,而今的漾濞却因发展核桃产业硕果累累,呈现出“十大现象”。
* b0 Q3 a: m2 L- |; E, h第一大现象:农民收入“山盖坝”。漾濞山区群众依托地域宽广的优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重点的特色经济林,摆脱了世世代代“二牛抬杠,土里刨食”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挥了现代农业的规模效应,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呈现出一招胜满盘皆活的生动局面。核桃产业的发展真正让山区群众体验到了“靠山吃山,靠山养山,靠山致富”的滋味。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2227元,而坝区农民由于受土地制约,发展空间有限,收入不稳定,缺乏持续增收的支撑产业,其收入远低于山区农民,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收入“山盖坝”的现象。# N' \# W4 Z+ ]
第二大现象:坝区劳力山区卖。由于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山区劳动力出现紧缺,每逢核桃收获、加工时节,坝区群众纷纷前往山区打工,每年可就地转移1.6万人近半年的富余劳动力,既弥补了山区季节性劳动力不足问题,又解决了坝区群众增收问题,出现了“坝区劳力山区卖”的“山带坝”协调发展的现象。
( k4 x% j: l6 }3 |( j第三大现象:核桃挂在枝头卖。漾濞核桃以其果大、壳薄、仁白、味香、出仁率高、营养丰富誉满天下。由于市场品牌效应,近30年来价格不断攀升,2008年核桃鲜果市场价达20元/公斤左右,与1978年的0.56元/公斤相比,涨了36倍。现在,核桃还是青果挂在枝头的时候,客商们就为夺取市场高地,抢占市场先机,预付垫金搞定单收购,漾濞核桃真正成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拳头产品,呈现出了“核桃挂在枝头卖”的现象。, o: o+ {- q$ g) `0 {% x) f3 n3 j
第四大现象:姑娘小伙山里奔。随着核桃富民产业的形成,群众的观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婚姻观念上,群众已把有没有核桃,有多少核桃,有没有稳定的增收产业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和婚姻成功的基础,不但山区姑娘不愿往外嫁,而且还出现了“下坡石头滚上坡”的现象,不少坝区姑娘自愿嫁到山区,争先恐后到山区“倒插门”做女婿的坝区小伙也不断增多。- }4 E: ~8 `: [: x! D; o# n- n
第五大现象:何须羡慕公务员。昔日的山区百姓省吃俭用供子女上学,目的就是要让子女跳出“农门”,成为国家公务员。而今,随着核桃的走俏,子女毕业回乡务农,培育和发展“致富树”,逐渐成为广大山区农民的自然选择。由于核桃产量不断递增,年核桃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36户以上,最高年收入达30多万元。很多农户人均收入超过了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于是就有了“家有核桃八九亩,赛过一个公务员”的顺口溜。那些靠发展核桃产业富起来的山区农民已不再羡慕“吃皇粮”、拿工资的国家干部。 ^5 R" R2 }, E n- N/ A
第六大现象:新型农民现乡村。核桃产业富裕了农民群众,群众腰包里有了钱,已不再为温饱焦愁,他们开始重视教育,不惜出巨资供子女上学。全县高考上线率、重点上线率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走在了大理州前列。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学习,参与“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各种形式的科技知识培训,90%以上的农民熟练掌握了1至2门适用技术,提高了致富能力,涌现出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许多农民发挥一技之长,有近8000人到其它州、市,甚至远涉贵州、四川、重庆、广西、陕西、湖南、湖北等地搞核桃嫁接技术输出,有偿建果园,每人每天收入高达150—300元之间,每年劳务收入近2000万元;每年繁殖嫁接核桃种苗近3000万株向外地销售,赚钱达亿元以上。 j# J3 s, J1 X! }9 O) e- \- C
第七大现象:社会和谐气象新。“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核桃产业日见成效,社会安定和谐的局面正逐渐形成。一是社会更加平安和谐。核桃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家庭增收,有效缓解了家庭心理压力和社会心理压力,促进了家庭和谐,邪教、封建迷信等活动在广大边远山区得到了有效遏制,赌博和小偷小摸的人少了,全县社会治安更为好转、新人新事新风尚不断涌现,漾濞被树为全省“平安县市”建设的标兵。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小核桃,大产业”。漾濞靠发展核桃,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子,极大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全县呈现出“山头绿树成林,山腰金果满园,山脚碧水环绕,处处核桃飘香”的景象,形成了一幅幅“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彩画卷。
+ R1 c* E9 r$ }% \/ L第八大现象:现代文明进万家。通过核桃产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一去二三里,茅屋四五家,炊烟六七处,都做荞粑粑”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全县出现了花店多、超市多、服装店多、太阳能店多、摩托车店多、家用电器店多、通讯产品店多、小型动力加工机械店多的“八多”现象。手机、电视、摩托车、太阳能、电冰箱、程控电话、小型加工机械等现代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用电器已普遍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不少群众还成群结队到发达地区观光旅游,开阔眼界,了解市场信息。有的农家还办起了“农家乐”,开展“核桃生态游”。一些昔日耪田耕地的农民,放下了手中的锄头,经营文化产业,领衔成立演艺团体,开发民族文化产品,让农民零距离感受文化的无穷魅力,激活了乡村文化市场,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 v7 s6 v5 Y1 r1 |) z, ~
第九大现象:产业扶贫创典范。漾濞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坚持不懈地抓,取得了明显成效。栽得核桃树,引来金凤凰。漾濞核桃以其卓越的风姿,吸引了周边地区及全国各地前来观光考察。2006年以来,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理事会(国际友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扶贫办、全国贫困地区第三期构建和谐社会专题研究班、中科院国情调研、《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采风团、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厉以宁教授课题调研组等到漾濞参观考察;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云南省特色经济林大会、云南省扶贫开发现场会、云南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专题研讨班、云南核桃产业科技论坛等重大活动在漾濞举行,共接待各种考察团队450余起近10多万人(次)。特别是2008年9月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的举办,通过拜天、拜地、拜核桃神,祈祷平安、幸福和收获,古老庄重的核桃祭,第一次揭开神秘的面纱,漾濞核桃的美誉度又一次得到提升,自行结队前来参观的全国各地不同阶层人士更是络绎不绝。这些前来参观的人员中,有领导、有农民、有城里人、也有专家学者;领导是来调研,农民是来“取经”,城里人是来体验环境幽雅、景色秀丽的山乡风光,专家学者是来研究成果。. {2 H* ~5 O0 f7 |4 Q( I( X) M
第十大现象:漾濞有条农民街。核桃产业的兴起,使山区农民“阔”了起来,手头宽裕的山区农民已不再甘于“世代蹲山头、一天到晚猪马牛”,他们到乡镇集镇、县城购买土地,建洋房,投资建厂搞加工,并积极参与商贸、文化、服务等产业发展,使核桃经济发挥了“滚雪球”效应,推动了城乡共同繁荣,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在县城,还建成了声名远扬的“农民街”。不少核桃种植收入大户都打算到县城买房,搬进城里住,“农民街”的规模还会越来越大。9 w' k2 N5 {, i: \$ U9 U
实施产业化扶贫,进一步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金山银山山山核桃树,新村靓村村村小康户”。核桃产业的发展为漾濞撑起了一片致富奔小康的蓝天。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彝县人民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以昂扬的斗志、奋发有为的精神沿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阔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