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0 ?2 I8 O' S: i3 v4 `# a鹤庆湿地 (资料图)
6 S% ^+ d R* E" ]; o' @7 \* K% m
草海湿地内国家一级保护珍稀动物紫水鸡(资料图)
5 k5 o1 f, [. Z, [1 E记者从鹤庆县获悉,为了进一步保护好草海湿地,逐步恢复及扩大现有草海湿地范围,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鹤庆县下大决心,投入巨资,今年开始在草海湿地东海区域涉及到的母屯村、板桥村和辛屯镇双龙村实施了退塘、退垦、退房、退田还湿地。通过治理保护,鹤庆县草海湿地保护区水生植物逐步恢复,野生鱼类物种逐渐增加,候鸟种群、数量逐年增多,湿地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草海也逐渐成为云南省最佳观鸟地之一。
0 K1 `. {/ O1 k% d) s) V水域面积一度减少) B& W: `7 T6 f2 ~+ ~% `: V: r
鹤庆县草海湿地是典型的高原淡水湿地及云南省重要的水禽越冬场所,紧靠大理和丽江之间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新华村。湿地内物种丰富,为保持生物多样性发挥着“生物基因库”的作用,同时在调节气候、调蓄洪水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
5 D0 A3 Q) A8 O/ l上世纪70年代,草海湿地周边的村社曾经为获取更多耕地,人为地将草海的部分水域排干,围海造田,围埂养殖,一度使草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域面积迅速减少,许多草海湿地特有的物种、景观、生态功能逐渐消退,越冬濒危、稀有水禽几乎绝迹。% i- r# v# b4 @% A) w: n- d
上世纪90年代末期,鹤庆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意识到保护湿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对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的推动作用。近年来,鹤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草海湿地保护工作,成立了草海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把草海湿地保护和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 o0 @3 s; W6 i3 z退耕还泽还草
1 s; h7 Q3 u/ }; X+ Q% N. C; s( z2001年,草海湿地被列为大理州州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面积达6000亩,保护区类型为资源管理,主要保护对象为越冬水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为使草海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鹤庆县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草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关于切实加强草海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05年,鹤庆县对草海湿地进行数字化测量及开展环境规划,完成了草海湿地水污染调查。在以后的数年间,鹤庆县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围绕草海湿地治理开展退耕还泽还草、退田还沼还泽、退塘还海还湖,逐步取缔水产品养殖,人为造埂、围海,打击非法捕捞野生动植物等专项治理工作,推进草海湿地恢复项目及草海农业湿地保护管护区项目建设工程。
! ]& G3 {- a, m4 T9 X这只是一个开始
0 q( h0 f3 |" D( N5 ^草海湿地退还只是湿地治理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一个开始。鹤庆县计划建设蓄水、灌溉堤坝,实施清淤、营造河道景观,完善候鸟栖息地恢复及浅滩湿地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建立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培育区和景观培育区为主要内容的湿地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以生态旅游发展区、循环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种植区和其他生态产业孵化区为主要内容的湿地生态产业区。通过生态工程建设,使草海湿地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 O" K2 S0 k w
秦蒙琳 通讯员 洪峰 李镜泷(春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