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3 _3 S$ @* `/ V2 e, S杨广的爱心之旅已经坚持了20多年 实习记者 陈虹达 摄 % D, B% c' Q7 J* B8 k
@加油大理
7 C6 H5 Y* k. K4 u1 N9月2日,在大理市“道德讲堂总堂”第一届上,主持人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大理市地税局工作人员杨广“爱心衣物”收集赠送事迹。20年来,他走遍大理州200多个山村、8万多公里的山路,送出10余吨的衣物和生活用品。, B, T L& \4 |) \* A% m
春晚小Q
/ V% z: w8 I* X" [1 T现年56岁的杨广,从1992年开始为贫困村民送去爱心捐赠衣物。21年来,走坏了20多双鞋,更换了两辆摩托车,风雨无阻地将爱心进行到底。小Q了解到,至今他已累计送出衣物和生活用品等50多吨,惠及大理州200多个山村的村民,被村民们称为“老友哥”。- K) J8 r, B9 B2 `% L- l# F+ _! n
“老友哥”喜好登山, y# g& s" R# Y; ?" U. h3 H
星期六采访见到杨广时,他穿着十分朴素,头上戴着太阳帽,背后还背着一个很大的登山包,刚登山回来。他说,他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平时周末常去登苍山,去年他徒步翻越了3次苍山。 D+ d" d9 I7 e" [* }
他的爱心之旅从20多年前开始。1992年,他在丽江金沙江边旅行时,正好看到一户村民家中竟然把两根长短不一、削细的树枝当做筷子使用,用三块石头围拢成“灶台”煮饭,屋里还有一个男子没有上衣穿。眼前的贫困让他震惊,他立刻将自己西装里面穿着的衬衣送给了他,也由此开始了自己的爱心之旅。此后,每当他到各地游玩时,都会随身带着几套衣服,看到特别贫困的就送给他们。一转眼,坚持了20多年。1 ?2 I- p/ `! B7 _ Q& |
搭建起爱心桥梁3 I: R) X- W% K% G- ^- D0 b3 b8 G
才开始送衣服时,很多村民很戒备,怀疑他是骗子。经过几次努力,杨广最终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并坦然地接受他送去的物品。他说:“现在城里人有很多不穿的旧衣服,放在家里占位置,扔了又觉得可惜。其实很多贫困山区的人都需要,但他们又不知道该向谁要,更不好意思开口,于是我就成为了他们中间的桥梁。”杨广的爱心送衣行动也获得了全家人的支持。 U$ s& C; F: h! u' r% v
平时周一至周五杨广上班,周六早上去爬山,下午他到各个收集点去收集捐赠的物品,星期天就骑着摩托车将六七包重达60多公斤的捐赠物品送往贫困山村,他最常去的是漾濞县的各自然村。凡是来捐赠的,他都会认真记录在厚厚一大本《“献爱心”捐赠衣物名单》中,但很多人不留名。“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捐物,我从来不怕辛苦,但凡打电话来的,我都会亲自上门去拿。”4 C; u. C( Y# _! b4 i
相对“大理好人”、“助人为乐模范”等称号,杨广反倒更喜欢村里人亲切地称呼他一声“老友哥”。“我做这些不图什么,只求心安理得,单位也很支持。当我把衣服送到,看到他们高高兴兴地拿走时,我最快乐!”他说。: F3 ?" x; W6 ^. R, g1 d
全村都穿他送的衣服$ ] s$ I- h+ p) n, l
“老友哥来喽,大家快来分衣服!”一听到“老友哥”到来的消息,漾濞平坡镇高发村羊厩社的村民全都聚了过来。杨广在地上铺了一块布,将带来的衣服摆了出来,还拉了一根晾衣绳把部分衣服挂了起来,让村民们自己选,一旁还堆放着书籍、书包、笔、磁带、大米、食用油等物品。村子里的人们吵吵嚷嚷、互相推搡着,一面挑选衣服,一面拿走所需的生活用品,开心得不得了。才个把小时,所有的东西就都被村民分完了。. x" n3 R* F1 k! l3 y; v- H9 ]
“大家都很期待他来,他给我们带的衣服质量好,穿着很舒服。他帮了我们的大忙了,现在我们不用愁没衣服穿了,全村40多户人全都穿老友哥送来的衣服。我们都很感谢他!”村民蒙女士说。4 v. k4 `. }( s$ G& f) G' J- G8 l
实习记者 陈虹达 记者 钱记平(春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