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名贵花卉之一,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绍兴是越国都城,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之后,退居绍兴会稽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曾在兰渚山下种植兰草,以迷惑敌人。《越绝书》云:“勾践种兰渚山”。《嘉泰会稽志》引《旧经》曰:“兰渚山,勾践种兰之地,王谢,诸人修楔兰渚山。”这是史书上所能找到的关于兰花在我国栽种的最早记载。山因而得名兰渚山。[编者按:此说尚有争议。]汉代在此设驿亭,称兰亭。兰渚山在今绍兴城西南约15公里的兰亭、漓渚一带。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邀名士谢安等41人在兰亭“修楔”,流觞吟咏,得诗37首,就在兰渚山麓。王羲之即席挥毫作序,写下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入据传,王羲之等人常去兰渚山上采集名兰。该山兰花清香幽雅,故古人有“兰亭国香”之句。二千多年来,绍兴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多少人钟情、酷爱兰花。勾践、王羲之、陆游、徐渭、鲁迅、周恩来……都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美妙的故事。兰花融人了寻常百姓家,四时八节、红白大事、官场仕途、邻里街坊,无不留下兰花的馨香。兰文化成为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至五代吴越长达2000年左右是花的选优种植时期,春兰从野生开始进人人工种植,主要从花型大小、颜色、香气诸方面选优良种林或花朵,供人们玩乐、观赏。唐代,在这一时期内兰花种植观赏达到了鼎盛阶段,我们从唐诗中可以品味出兰诗园地呈现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的景象,仿佛置身于兰花世界。 宋元明清及中华民国时期的1000年是我兰花选种买卖时期,从单纯的观赏消闲进人商品市场,开展粗放生产经营,形成了传统的栽培管理及生产经营方式,兰花业迅速得到发展。由于商品价值的显现,兰花品种选育空前活跃,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遗产。 建国后的50年是我省兰花的发展转化时期,这一时期兰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兰花新品种培育及兰花商品化生产有了显著的提高,育兰技艺由传统向现代科技转化,逐步迈进现代化快速培育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兰花生产进入市场调控,以市场取向发展兰花业。 兰科共750属35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省迄今有记载报道和调查所知兰科植物有46属、89种和2变种。兰花是一个泛称,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兰科兰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生态习性可分为地生兰和气生兰两大类。我省传统栽培的兰花是兰属中的几种地生兰,又被人称为国兰,以春兰为主,其次为蕙兰、寒兰、建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