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画家赵仲穆善画兰,诗人张雨在其墨兰画幅上题了一首诗:“滋兰九畹空多种,何以墨池三两花。近日国香零落尽,王孙芳草遍天涯。”张诗用典于屈原的《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实在是以讹传讹的错误。屈诗中常提“兰”和“蕙”,是指菊科的兰草和豆科的熏草,而不是今人所栽培的兰花。 兰花为人们注目并广泛栽培,大致始于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有一首《芳兰》诗:“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显然,诗中吟咏的是春兰。兰草和熏草则开花于夏秋之交。从李诗中看,在公元七世纪皇家的花园中已有兰圃。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有一首咏兰诗:“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早,复悲高秋月……”可见,唐时的兰花已经入诗。 在我国历史上植兰、咏兰之风盛极一时的当推宋代,诗人们曾写下了不少咏兰佳作。唐宋八大家中的“二苏”,就写过多首咏兰诗。“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苏轼在诗中描写的春兰,是多么清高的一位“美人”啊!兰花幽居山谷,与草木为伍,却能不断发出沁人的清香,难能可贵。 古人说:“挺挺花卉中,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唯兰独并有之。”这是对兰花的最高评价。特别是兰香淡雅,幽芳四溢,为人们推崇备至,誉为“国香”、“香祖”、“王者香”、“天下第一香”,诗人们更为兰香所倾倒,不乏佳句。“能白更能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坐久不知香在屋,推窗时有蝶飞来。”…… 古往今来,人们爱兰、植兰,一方面是因兰花独具幽香,为他花所不及;另方面还在于它的可贵的品格。“不为无人而不芳”是其一,“兰心不改”是其二。有些兰花虽已凋落,仍能从兰心中发出阵阵清香。真所谓“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爱兰者较多,主要也是爱其品格。陈毅的咏兰诗:“幽兰生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董必武说:“兰有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所谓清,即指兰之高洁。朱德爱兰,并把自己比作育兰的“仙翁”,久已传为美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