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国兰之幽香

0
回复
41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8 22: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兰是为了欣赏。欣赏国兰首先是品赏其幽香。江浙兰蕙传统名品,全都香气扑鼻;国兰的幽香是大自然赐于的一种自然美。正如古代艺兰家所描写的:“一兰在室,满屋飘香”,这是欣赏国兰幽香的真实写照;根据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将人对兰花的生理感受与心理感受融合起来,即欣赏兰花幽香的,当首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十分推崇兰花的芳香,说:“兰当为王者香”。意思是:兰花是极其高贵的,后来,又有人颂扬兰花为“香祖”。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谓:“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此以后,便以“国香”颂兰。范成大诗云:“但如爱国香,此外付乌有”。这两句诗意为:全身心只知珍爱具有“国香”美誉的兰花,除此之外都“化为乌有”—一什么都没有。到了清代,艺兰家更称国兰为“第一香”,苏州人朱克柔还著有《第一香笔纪》哩。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以诗词形式,欣赏与选颂国兰之幽香,其用词频率最高者,为直言其“芳”。如屈原《离骚》诗句:浴兰汤兮当沐芳,纫秋兰以为佩”。诗人沐浴着兰花的芳香,连缀秋兰之花朵,佩带在身上,以之自喻“洁身自好”,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张羽《咏兰诗》云“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苦。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赞美兰花尽管处于无人的环境,依旧散发出许多芳香,不求任何“报酬”。 与“芳”相关联的词语,在颂兰之香的古诗词中还经常用到:“芳香”、“芬芳”、“芳菲”等。宋代理学家朱要诗中则用到“芳馨一词,馨者,能散发较远的香气也抓住了兰香的特征。开国功臣陈毅元帅也写了首咏《兰》诗:“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歌唱幽兰芳香远播来借唯并歌颂在“山谷”中坚持抗战的游击健儿。在古诗词中,直截了当以“清香”、“幽香”颂兰者也屡见不鲜。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首诗写道:“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已。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大意是:山谷幽深,根本看不见兰花生长的地方;追随微风飘送的清香,偶而可找到兰花。要摆脱其清香并不困难,但正因为这一闻才识得其“庐山真面目”。明人余同麓写有《咏兰》诗三首,热情赞美兰花的幽香:“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在屋内坐久了,反而不觉兰香,推开窗户,蝴蝶被兰香招引,飞入室内一写得何等生动形象。“虽无绝色如娇女,自有幽香假德人。”兰花虽没有美女般艳丽色彩,即有幽香胜似道德高尚的君子。显然诗人将“幽香”拟人化于——比拟为社会作出奉献而不谋报酬的品格高尚的“德人”。 此外,在古诗词中颂兰之香还用到:“馥”、“馥馥”、“芬馥“ “幽馥”等。如嵇《酒会诗》云:“馥馥惠芳,顺风而宣”,意思是:顺着和风,送来了芳香浓郁的香味……我国兰界泰斗吴应祥在其代表著《中国兰花》书中写到:四川部分地区的农村称兰为“催生花”,据说妇女若遇难产,赶快搬一盆“催生花”进产房,孕妇闻到兰花香味,就会顺利分娩。这是否有科学道理,尚待妇产科专家的验证。 再说兰香可否用浓郁来形容?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测量地震的“地动仪”)写《怨篇》诗云:“郁馥其芳”,意思是:那秋兰的芳香何等浓郁。“馥”,查遍《词源》、《辞海》,均解释为:香气浓。上文引用的“郁馥”,则解释为:“香气很浓”。唐代无可《咏兰》诗开头两句:“兰色结春光,氤氲掩众芳”。其中“氤氲”即形容兰花香味浓郁,掩盖住其它众花的芳香。苏东坡《幽兰花》诗中有一句:稼香自和袭人来”,“稼”原意指草木茂盛,这儿通“浓”,歌唱幽兰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