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中,礼貌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古代汉语中的礼貌词语大致分为两类。
, |! h6 ^+ }7 Y3 s* s& |8 [9 D: v& }+ S7 f7 D; u$ p8 w, p3 A
一类是对别人的尊称:
. @. p3 o% b4 W# c o- E7 S8 |5 c& h- i- M/ w1 U
如“贵姓”、“贵庚”、“尊意”、“高足”、“大作”、“令兄”、“玉照”、“光临”、“惠顾”、“垂察”、“卓裁”、“惠书”、“赐教”、“斧正”等。 4 |# p0 N% u$ d2 H
* h5 r* o8 d, v( \0 w
另一类则是对自己的的谦称:
; ^& t+ A( h* {4 Z) }3 W
8 a& Z p, Y& [8 Z& o4 s7 G如“鄙人”、“贱体”、“浅见”、“愚意”、“拙作”、“家翁”、“寒舍”、“伏”、“窃”、“拜”、恭”、“敬”、“奉”、 “忝(忝在知交)”、“蒙”、“承”、“呈”等。 5 V" i T0 A5 w
' B8 |7 @' x7 S5 X) A! T4 ?以上这些礼貌词语有些已被淘汰了,但多数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细节中,运用恰当,对推进文明建设大有益处。
, P' A1 ?0 N4 g. A* Z5 S/ X& W( q$ U C& P9 J6 P6 [
来源:中国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