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顾名思义。它是演与讲的统一体,但它是以讲的内容为主的,以演的形式为辅。要做一次成功的演讲,在演讲稿写成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把演讲词烂熟于心。5 t5 c a; L( _' L
, H6 @6 ^* N7 O5 h: v 记忆演讲词,一般地说可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识读,即阅读。大体了解整体与细节,对稿子有个概观和微观,把握题旨,掌握例证阐述的关节,包括引述的事实、名人名言等,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准确无误的数字。第二步是响读。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样,才能达到他所说的“逐句玩味”“反复精读”“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只有如此,演讲词才能从有理有据、有情有感、有声有色的响读中加以体会和记忆。同时,才可设计演讲的动作、表情和姿态,琢磨演讲词临场情境与听众交流的心理和生理反馈。甚而一个字的读音,一句话的抑扬顿挫,标点的作用,语气的恰到好处,也无不在其中。响读,是演讲词记忆的关键之处,也就是“立体记忆”的一个必要的途径。第三步是情读。就是要理解感受演讲词情调,注意适度和真实。特别要作演讲时,切忌漫无节制的感情宣泄。缺乏控制的感情抒发,会令人产生厌恶感;虚伪的感情表演,会丧失听众的信任。
4 p9 X" l8 D2 T% v9 ]. U ' g( Z1 J$ A' y( l# K( M
当代演讲家李燕杰说过,演讲,绝不是从记忆移入记忆,把现成的字句移到别人心中,而是要使自己心中的火与听众心中的火并燃。演讲词里有情调,喜怒哀乐应分明。演讲即使是阐释事理,也不应冷漠地板着面孔说教。对事理的深刻剖析,无疑是百篇演讲词成功的主要标志,应当加深记忆。但如果其中同时能有真诚激情的适度渗透和确切体会,则不仅能达到以理服人,还必定能以情动人,这种体会,无疑是种特殊的引发性记忆。
6 a* `! ]) z( \9 R4 o
" u/ N' i+ k0 k! a; V, ` 可见,演讲词的记忆,一要用眼睛——阅读,二要使口舌——响读,三要动心思——情读。只有整体的综合的全方位的记忆,即“立体记忆”,才能深入人脑,打动人心。这无疑也是演讲词的记忆法。但是,要记住演讲词,具体还要掌握它的文体特点及思路。
1 \7 E g) B) |" Q {% T; l2 Q6 I) p
演讲词,一般地说属于议论范畴。演讲词的论点,也称观点,论据也称材料。没有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演讲要告诉人们的东西,也就不存在了。若无材料,观点不被证明,也说服不了人。因此,观点要明确,材料要记牢,这是不够的。要记住它,最重要的地方是,把握用材料论据阐述思想观点的过程,即论证过程。这个过程是逻辑构成,如果再把它抓住,演讲词的记忆就迎刃而解了。
# p! ~& a7 q6 x$ ]' n% E
, i$ |) X) L9 }/ j7 V 显而易见,抓住演讲词的逻辑构成,即演讲心态的思想轨迹,也就抓住了记忆的要领。演讲词思想轨迹基本有两种,一是基本型,二是变化型。 4 t+ n* L+ t' `8 T) O# q
: n9 D0 v+ k, Y; _
基本型,按思维路线,通常它表现的思路序列一是提出问题,即观点(论点)的提出,表示和强调;二是分析问题,即论证观点(论点)正确与否。这要用材料——例证加以证明,事实真实可信令人信服;三是解决问题,即得出结论,印证提出的观点,明确结论。
2 F) ^! d2 w5 V3 O - v. ?2 C& u! S- G$ R" E e: q8 r6 P
变化型,按思维路线,有三种形式: ; O. j5 }& c: ?( Y- E8 M; [
/ u- Z# F2 h: q
一是简化式。即演讲词的三段式。一是序论,相当于基本型提出问题部分;二是本论,相当于基本型分析问题部分;三是结论,相当于基本型解决问题部分。常见的演讲词,尤其是即兴演讲,更以此式进行演讲为便。 2 {: Z3 f" U% M0 f9 P( `
$ f1 X$ q. Z: r" H
二是互置式。即基本型解决问题部分将其结论放在开头,直截了当地把结论告诉听众,然后再进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部分演讲。只不过首尾互置达到明显效果而已。
$ E& ~& v4 z8 T! {! r0 l ! S) w# r' Y& G! U# m: \
三是散论式。即兴演讲常用此法。这种演讲词一般较短,只要抓住感情表达方式线索即可。总之,演讲词的记忆,要抓住它本身的特征以及感情表达方式,把握逻辑构成的基本型和变化型,眼口心综合记忆,记忆力就会提高起来。但是,其中响读尤其重要。人要善于记忆,强化记忆,发展记忆。在此基础之上才能使演讲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