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生活中避免树敌应怎么办?生活常识网

0
回复
65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4: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处世待人中“多个朋友多条道,多个敌人多堵墻”,这个道理是无所不在的。树敌过多,不仅会使人迈不开步,即使是正常的工作,也会遇到种种不应有的麻烦。# A, ]7 e+ e! L8 R
  
  H, o% z" V! }( }$ g' m6 d& p  
& X# [4 a/ g+ B; m* K  要避免树敌,你首先得养成这么一个习惯,那就是绝不要去指责别人。指责是对别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它只能促使对方起来维护他的荣誉,为自己辩解,即使当时不能,他也会记下你这一箭之仇,日后寻机报复。. Y. ~4 B! y9 S1 d5 K5 q: W
  
+ j9 {: z9 ?2 E4 W- t$ n" F/ a9 R  人的本性就是这样,无论他多么不对,他都宁愿自责而不希望别人去指责他们。我们都是这样。在你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你得记住,指责就象放出的信鸽一样,它总要飞回来的。要记住,指责不仅会使你得罪了对方,而且他也必须要在一定的时候来指责你。即使是对下属的失职,指责也是徒劳无益的如果你只是想要发泄自己的不满,那么你得想想,这种不满不仅不会为对方所接受,而且就此树了一个敌;如果你是为了纠正对方的错误,那为什么不去诚恳地帮助他分析原因呢?
  p. t( ^, v, t# F) W1 {  g/ d  / L  U3 w( w  l+ V! x% e7 Z6 \
  手段应当为目的服务,唯于不良的动机,才会采用不良的手段,而后树敌。许多成功者的秘密就只在于他们从不指摘别人,从不说别人的坏话――显得自己高明。面对可以指摘的事情,你完全可以这样说:“发生这种情况真遗憾,不过你肯定不是故意这么做的,是吗?为了防止今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原因……”,这种真心诚意的帮助,远比指摘的作用明显而有效。9 F8 d" {6 c' c! d
  3 j1 Z" j( \" {  N
  其次,对于他人明显的谬误,你最好不要直接纠正,否则会好象故意要显得你高明,因而又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在生活中一定得牢记,凡是非原则之争,要多给对方以取胜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树敌,而且也许已使对方的某种“报复”得到了满足,可以“以爱消恨”。口头上的牺牲有什么要紧,何必为此结怨伤人?对于原则性的错误,你也得尽量含蓄地进行示意。既然你愿意是为了让对方接受你的意见,何必让伤人的举动来“逞能”。6 q" y9 D* J" a% D  V, e
  ; q6 X8 t! ^. Z* u
  微笑、眼色、语调、手势都能表达你的意见,唯独不要直接说“你说得不对”、“其实是这样的”等等,因为这等于在告诉并要求对方承认:“我比你高明,我一说你就能改变你自己的观点”,而这实际上是一种挑衅。商量的口吻、请教的诚意、轻松的幽默、会意的眼神,定会使对方心悅辗?馗谋渥约旱氖?螅?氪送?保?阋膊换崾鞯小R??溃?挥泻苌僖徊糠秩说乃枷胧欠?下呒?模?蠖嗍?松?淳途哂衅??⒓刀省⑻袄泛透甙恋龋?嗣且话愣疾辉父谋渥约旱囊庖姟K?侨粲写砦螅???樵缸约焊谋洹H绻?鹑瞬呗缘丶右灾赋觯?蚱湟不嵝廊唤邮懿⑽?约旱奶孤屎颓笫稻?穸?院括D―问题是,你得让他们有这种感受和体验。
! _& u- P3 Z0 A4 q5 m- S' v9 b  6 j- F/ A( W; Z3 \3 n
  2 j+ R2 V+ p" Y9 F
  假如由于你的过失而伤害了别人,你得及时向人道歉,这样的举动可以化敌为友,彻底消除对方的敌意。说不定你们今后会相处得更好。“不打不相识”这一民谚富含了这一哲理,既然得罪了别人,当时你自己一定得到了某种“发泄”,与其待别人的“回泄”自来,不知何时飞出一支暗箭,远不如主动上前致意,以便尽释前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历史剧一直在演。廉頗自恃积功过人,多次故意见辱于后来居上的蔺相如,而后者见状忍让,不与为敌,不愿去争 ,直至后来廉頗负荆请罪* N" D: h! \% {
  演绎流传千古的“将相和”
7 B+ `& R$ f( A3 k' j  . u& Z8 X& M6 ~+ R3 K2 ]
  为了避免树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这就是与人争吵时不要非争上风不可。实际上,争吵中沒有胜利者。即使你口头胜利,但与此同时,你又树了一个对你心怀怨恨的敌人。争吵总有一定原因,总为一定的目的。如果你真想使问题得到解决,就绝不要采用争吵的方式。争吵除会使人结怨树敌,在公众前破坏自己温文尔雅的形象外,沒有丝毫的作用。如果只是日常生活中观点不同而引致的争论,就更应避免争个高低。如果你一面公开提出自己的主张,一面又对所有不同的意见进行抨击,那可是太不明智,而几近于强使自己孤立和就此停步不前。如果你经常如此,那么你的意见再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你不在场时别人会比你在场时更高兴。你知道得这么多,谁也不能反驳你,人们也就不再驳你,从此再沒有人跟你辩论,而你所懂得的东西也就不过如此,再难从与人交往中得到丝毫的补充。因为辩论而伤害别人的自尊心、结怨于人,既不利己,还有碍于人而使自己树敌,实在是不足取。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