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和企业是两个容易猜忌的主体,在没有认同之前,总是在估摸着对方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值不值得复出额外的努力?公司会看到我的努力吗?公司果真愿意用回报承认我的付出吗?员工的能力究竟如何?给了他高工资,他就会努力工作了吗?他对公司忠诚吗?
/ l3 j/ i+ T7 u0 ^; }, [4 B0 v- m# O# P5 |; Z
有两则关于员工离职的故事,如下: . j& W. m$ f# \" A8 m/ J" x
0 f" Y5 X" u9 k7 O) c% H 故事一: ( i C" n( z1 X- a# ], v( V
, c4 \; R: S4 h% o1 i0 y' ?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A问:为什么?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5 O4 H/ F! t; W+ E5 [8 p K: ^: U" I
4 y- g' F' t/ {, e 故事二: 5 z/ S$ }7 U' q' \. M
) S4 h N% w: M; {% l X# e
为某企业经营者在跟一个朋友闲聊时抱怨说:“我的秘书安妮来了两个月了,什么活都不干,却整天跟我抱怨工资太低,吵着要走,烦死人了。我得给她点颜色看看。”朋友说:“那就如她所愿——炒了她呗!”企业经营者说:“好,那我明天就让她走。”“不!”朋友说“那太便宜她了,你应该明天就给她涨工资,翻倍,过一个星期之后再炒了她。”企业经营者问:“为什么,既然要她走,为什么还要多给她一周的薪水,而且是双倍的薪水?”朋友解释说:“你现在让她走,她只不过是失去了一份普通的工作,她马上可以在就业市场上再找一份同样薪水的工作。一周之后让她走,她丢掉的可是一份她这辈子也找不到的高薪工作。你不是想报复她吗?那就先给她加薪吧。” : {# F/ e" P5 @" q* b
% G6 C, p. f( f! w<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