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石宝山歌会是在每年农历七月末尾的三天。那时,剑川以及邻县云龙、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约数万人,不约而同地汇集到剑川石宝山,弹唱对歌。所有人唱的歌都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爱情。常常对唱几天几夜,难舍难分。通过对歌,使原来互不相识的未婚男女结为终身伴侣。宝相寺是这个传统歌会的中心场地。
6 e) { z8 ~- z! H8 M C
1 s. t' J8 M$ ^ “三月街”又名“观音街”,是一个充满了浓郁民族特色的白族节日和街期活动,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相传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由于听众越聚越多,最后形成了一个集市。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通商枢纽,是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理这个每年一次、每次七天的最热闹的集会。一年一度民族传统盛会“三月街”的中心会场,就在城西的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碧翠的点苍山中和峰下,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三月街”会场上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四面八方的人们踏着春的脚步,和着春的韵律,流水般地涌到这里,来赶遐迩闻名的大理三月街这千年古集、现代盛会。“一年一回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对歌做买卖。”这是对“三月街”热闹、欢快场面的真实写照。“三月街”是歌的海洋、花的海洋,身穿节日盛装的白族、彝族、藏族、傈僳族等各族人民争相斗艳,组成许多方阵,载歌载舞,尽情欢跳,表达了少数民族热情、开朗和对同胞、对新事物、新生活的包容、追求和宽广胸怀,舞蹈精彩分呈,歌声悠扬嘹亮,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兴奋。礼炮齐呜,宣布会议开始,表演霸王鞭的,耍龙舞、狮舞,踩高跷的,唱民歌的,赛马,赛摩托车的,应有尽有,热闹非凡,让人感觉到浓厚的节日气氛。“三月街”有一个有趣的来历:隋末唐初,恶魔罗刹久踞大理,不仅残酷压榨人民,还梦想长生不老,他听信魔鬼的话,挖人眼吃人肉,百姓深受其苦。为了满足他,许多人的眼睛被剜掉了。唐贞观年间,三月的一天,观音从西天来到大理点苍山中和峰下向罗刹借地,施法术让神猫咬断了他的喉咙,制服了罗刹。为感激观音,人们敲锣打鼓地来到中和峰下,载歌载舞庆祝新生。从此每年三月十五,百姓们都聚于中和峰下,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即今之“三月街”。) K h% g8 O S; l2 i8 X, l" S; R: L
$ K- U9 ?' D- ~. V, E+ X
“三月街”街场是一片缓坡地,位于点苍山中和峰下,北有崇圣寺三塔,南有弘圣寺一塔,南北塔白如玉笋,隔场相望,擎天屹立。整个街场占地面约6万多平方米。自八、九十年代以来,大理州把“三月街”作为民族经济贸易的窗口、欢度民族节日的场所来建设,树起了石牌坊,建起了刚架货棚,道场变得平坦宽阔,自来水管里流淌着苍山清泉,街场周围绿树成荫,是昔日古老的集市变得年轻,充满活力。每年“三月街”民族节期间,滇西各民族同胞乃至全国各地商贾云集大理,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在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举行盛大集会,进行牲畜、药材、茶叶、铜器等名特产品物资交易和文艺体育活动,届时,人潮如流,各民族服饰争奇斗艳,各地歌舞好戏连台,舞姿千般,歌声如潮,着实令人目不暇接;当夜幕降临,天上浑月如银盘,照得大地朦胧清幽,街场的一片灯火如灿烂星海。/ p0 I1 ~. Z5 f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