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衰的观音街
, l3 ^/ x( i, x6 Z1 L% W# x$ ]
& s! Y4 V7 B- t0 I/ j$ D 定期集市贸易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境内贸易的重要形式。传说现在每年举行的大理三月街,最早即起源于南诏时期。
7 s; [+ m* f" _8 q0 d* s9 o* @6 L5 c8 t% M
民间传说,南诏初期,观音菩萨于农历三月十五日来到羊苴咩城讲传佛法,由于信徒越聚越多,后来竟成为“听法会”。白族先民为纪念观音菩萨讲经授法,便在观音讲经的地方结棚礼拜,并以蔬食祭祀观音菩萨。久而久之,这种源于宗教信仰的民间集会,逐渐演变为定期的大型民间集市贸易活动。三月街因此又名“观音街”“观音市”。+ u- [# M( [1 c
/ V; Y" M5 r( D0 P- d+ X/ X2 g / k5 w' g. ?4 |" f, g
明代白族学者李元阳编纂的万历《云南通志》说:“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货物,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参加了三月街之后,在他的《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中如此描述:“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彝物亦无不至”。2 I! P5 S7 V" u! ?6 a: _6 P9 q4 |1 e* L
! n- ?- C5 D7 b5 k- @# J/ _. ]明代全国只有十三省,所谓“十三省物无不至”,说明当时三月街的影响已遍及全国。清代白族音乐家李燮羲作《竹枝词》,对三月街盛况作了形象的描述:, Y5 w% b6 c- }: @6 b, T
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
1 K' g; W2 K1 }5 J! D6 X9 s( l9 _
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N5 g9 h- C/ C0 _6 K
C6 ~% m+ m/ Z; E
市场的兴起,有各式各样的契机。观音讲经,听法成会,终成千年不衰的商贸盛会,三月街起源的传说,丰富了人们对民间大型集市形成模式的认知。三月街的内涵,不仅是今天流行的“赛马唱歌做买卖”,在更深的层面上,它具有宗教集会的性质。; l- ]$ p1 N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