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女性自然已经没有了原始的被奴役状态,然而女性以相对更温和的方式被奴役着,她们的天职是成为妻子和母亲,接受的教育和性格的培养很难不以吸引男人为目标,缺乏自我的意志,只有屈服并顺从旁人的控制。她们谋求的任何东西,都只能通过丈夫来获取,对丈夫的服从是维系双方幸福和安宁的最好方案。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通过对女性对爱情和婚姻的追求,描绘了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子们满18岁后就迎来了社交季,如何找到一个有钱的绅士托付终身成为重中之重。而考琳?麦卡洛的《班纳特小姐的自立》描摹了简和伊丽莎白的婚后生活和玛丽这样一个老处女对第二次生活的自主选择,更深化了当时女性所处的劣势地位,并展现女性为寻求新的生活意义而作出的勇敢尝试。
达西和伊丽莎白不幸的婚姻生活由两点造成:伊丽莎白自以为是的幽默在薄脸皮的达西看来无异于讥讽;伊丽莎白也在性事上抗拒着达西,这两点归根结底就是伊丽莎白并没有向达西表现出温顺和服从,这些在婚前闪亮的个性在婚后成为如鲠在喉的对男性尊严的挑战。然而沦为生育机器的简,每个细胞都能贴上柔顺标签的简,婚姻幸福了吗?她默默忍耐丈夫在外有情妇的事实,柔顺也没能带来幸福,女性的弱势地位昭然若揭。
这本书的主角换成了在原著中貌不惊人的玛丽,治好了龅牙脓庖的玛丽在结束了照顾母亲的平淡生活后,转而寻求新的生活目标,她被阿耳格斯对贫穷和社会的见识所深深打动,决定走访各地,到最贫穷的地方,写一本揭露英格兰弊病的严肃的书。她并没能像一个女英雄一样,实现她的宏图大志,相反,一路上她遇到了各种让人挫败的事,迷路、被打劫,甚至在被囚禁很长一段时间后差点面临活活饿死的境地。她追求自立的道路仿佛一个不可思议的笑料,但她并没有放弃,这次旅程让她找到了另一条道路,没有一开始制订的目标那么远大和崎岖,和她的姐妹们一起开始自己的慈善事业。
作者在书中刻意塑造了一个长得漂亮,看起来“女里女气”的男孩子形象,他是达西的儿子查理。查理长期与达西的关系不睦,他立志要去牛津大学学习古典学,达西因儿子过于柔和的长相和羸弱的身体而不喜,更因他的职业意向而印证了自己脑海里对他女气的印象。在达西没能把儿子塑造成心目中的绅士形象后,开始对查理不闻不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查理可以说是一个“进步绅士”,他得到灌输的是种新的思想和情感,能理解女性这样一个弱势群体。达西最终也为查理而骄傲,与伊丽莎白的感情也如冰山融化,不断回暖,但这个转变有点生硬。
玛丽的旅程、姐妹们对婚姻的新看法、合力经营的慈善事业、绅士们态度的改变,这都无法宣称为是女性地位的改变,但这是种不可逆的变化,是种往更好的未来发展的一种希望。人不再生而就有固定的社会地位,而是可以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有利的机会来获取想要的人生。(《班纳特小姐的自立》书评/店长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