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也许没有一个民族比日本人更爱狗。
行走在东京洁净幽静的巷子里,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个小巧玲珑、精心点缀的庭院里,蹲着一条威猛高大的狗,脖子上的链圈闪着明寒寒的光;花木丛中,一位身着美丽和服的女子,正在专心致志地修剪花枝……这个场面,不由令人想起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所作的概括:菊与刀。
东京的巷子通常是静谧的,只有到了黄昏才热闹起来,遛狗的人这时纷纷牵着自己的宝贝出来,十分逍遥自在。看见自己的同类,宠物们摇头摆尾,汪汪直叫。遛完后,人们常将它们牵到附近的神宫或寺院门口的空地上,任其自由奔跑,交际嬉闹。那儿便成了狗的乐园。
东京涩谷车站旁边有一个街头广场,它因一条名叫哈齐的狗而远近闻名。关于哈齐,流传着这样一则感人的故事——
哈齐是条可爱的小狗,它出生不久就被一个陌生人带走了,在那个人家里像小孩一样受到疼爱,它那弱小的身体也强壮起来。主人每天早晨上班时,它总陪送到车站;傍晚下班回家时,它又去车站迎接。
不久主人去世了。哈齐也许不知道,它每天都在寻找主人,照例到那个车站,每当电车到站,它就注视着人群里有没有它的主人。
岁月就这样流逝,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甚至十年过去了,人们仍然可以看到那已经长大、衰老的哈齐,每天在车站前寻找着它的主人。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是一则出自想象的民间故事,而是发生于20世纪初的真人真事。哈齐的主人就是东京帝国大学的一位教授,每天在哈齐的迎送下上下班,会面于涩谷车站。
这个故事后来又被改编成剧本,拍成电影,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国民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可见它在当时流传的程度。之后,哈齐广场一落成,就成了东京的一大名胜,终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哈齐铜雕的台基下,总是人头济济,久聚不散。在哈齐望穿秋水的目光下,约会的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永远没有穷尽的时候。
狗的性格特征从好的方面说,一是忠,二是勇,这同日本人自古崇尚的武士道精神殊为契合;狗又颇通人性,善解人意,这又搔中了看重“以心传心”、“士为知己者死”的日本人的痒处。
这种忠和勇到了战后,表现为公司的社员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竭尽全力、不分昼夜地工作,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日本经济能以如此地速度发展,与这种忘我的报恩精神是分不开的。(《知日·犬》书评/小赵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