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得上“国香”的,兰梅菊也,而“香祖”桂冠,非兰莫属。香祖,好美的称谓,天下第一香。南宋《兰谱》云:“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松有叶而啬香,然兰独并而有之。”其岁寒四友,唯兰兼有花、叶、香。要知,兰以其花、其叶、其香而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因兰,好文、良友都沾上了“兰章”、“兰客”的雅号。) h& W4 {% u6 X+ V& X: p
清代陈裴之在《汀烟小录 闰湘居士序》里曰:“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 w' N* }* ] i6 k; A) ^ 南朝宋鲍照的《芜城赋》曰:“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质兰心,玉貌绛唇。”原来,“兰心蕙质”一词源自此典,这成了赞美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的专用词。6 X# M/ u% d$ Y4 ?& o' n& q3 j
宋代苏氏兄弟都擅长写兰。“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知。”这是弟弟苏辙笔下的兰香。尘世间香有多种,唯有兰香没污染,是空谷中飘出的幽香,一嗅便能辨出真假。“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是兄长苏轼眼里的兰姿,他说春兰娇羞得像个美人。其实将兰花比作美人的何止苏轼一个?清代朱克柔有“兰如绰约好女,静秀宜人”之佳句。9 W: I: o7 m! g; u0 K4 o7 U
若说苏轼写的是春兰,那么,朱熹的“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说的可是蕙兰,说古今兰花系同名,柔和美丽香到好处。还有,东晋陶渊明的“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宋代陆游的“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赞的都是蕙兰。清朝康熙皇帝一句“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更是道尽了蕙兰花与叶的姿、态、香。
+ e0 |/ F. @1 t “秋兰荫玉池,池水清且芬。”这是晋代傅云赞建兰。虽是盛夏金秋,烈日炎炎,可池水沾香了,那幽幽兰香已在池间弥漫,让人忘忧解愁。建兰的魅力尽在不言中。
6 P+ A. Z3 w2 c “细叶寒兰赏韵致,阔叶寒兰赏气势。”难怪古人云,赏叶胜看花。寒叶之美,胜似观花,赏寒兰就赏其叶,叶细小,便得其韵;叶壮阔,便得其势。
T8 m1 z9 p# k8 L “飞琼散天葩,因依空岩侧。守墨聊自韬,不与众芳碧。”这是元代元梅泼洒的《墨兰》,清逸高雅,花飞满天如仙女,唯兰依附空谷旁,隐居自得其乐,不与众花争奇斗艳。当然,墨兰有时也在池边墨守成规,如清初石涛的《墨兰》:“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但不管墨兰身在何处,人们总是“偏爱风寒清影竹,更叹玉洁墨兰身”。
8 @( a' K. I/ K, [: ^& y+ K# E) G4 L 看,兰花家族里的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派系都在古人笔下有色有香,有姿有态,栩栩如生。那么,品读古人文字,品味古典兰花,你是否也染了一身兰香,蓄了一颗兰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