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兰花的假球茎俗称“芦头”。从各种兰书上可了解到芦头的好坏关系到兰花的生长和结果,芦头的基部会长出根来,也会发出芽来,既有叶芽,也有花芽。当然兰花的茎是随品种的不同而变化的,一般兰花的茎在形态上可分为直立茎、根状茎和似鳞茎三类。直立茎如万带兰等;根状茎是地下茎形成横走或垂直,并能生出许多气根,只要把根状茎剪断就可分株;而假鳞茎也就叫芦头,在春兰、建兰、墨兰上都有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开始注意到芦头是事关兰花一生命运的关键时,我努力查阅有关兰书,翻看许多照片,请教好些兰友,也问过采兰的山人。有一年,我所养的兰花,发芽和开花的甚少,以兰盆计算,只有20%的兰盆有花,其余或只发叶芽不开花,或干脆叶芽也发得很少很少,为何同样管理,有的会开花,而有的不会?究竟什么原因?于是先翻书看。 刘清涌教授在兰书上说:…… 假球茎四周分布着几个层次的生长点,最下层的生长点长出兰根,中层的生长点长出兰的芽叶,较上层的长出花蕾。 ……换盆时注意不要损伤这个地方。 ……露出芦头,但不露根,根一裸露泥面,便会空枯。 ……芦头大露,兰根暴露,则应加泥。 上面刘教授所书几段,对照我所养兰花,发现不开花的大部分芦头暴露在外,也就是芦头都高于盆面,虽用水苔盖住,但造成芦头基部和泥土没有紧密接触,只是几个根长在泥中,芦头基部露在外边。 “江浙兰蕙”又说生根点处于无光照的环境中,而我所种兰花的芦头基部露在外,也就是处于光照中,当然会不发芽或少发芽,更不要说发花芽了。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下一年翻盆就注意这个现象。 芦头是分株时要碰到的关键,一丛兰苗,每个芦头之间紧密相连,子子孙孙,就必须寻找可下手的地方--缝隙,俗称“马路”。我按芦头之间比较宽松的地方切割,分开的芦头可用草木灰涂一下,也可用多菌灵、托布津等粉状灭菌剂涂。如果二芦头很紧,当年不能分,就将中间扭转一下以增加缝隙和程度,以利明年分株。 我在分株翻盆时,将春兰的芦头基本上都埋在泥土中,只微露出芦头的顶尖部;建兰和墨兰都只露出芦头的1/3;而蕙兰由于假鳞茎不明显,就种得深一点。当年翻盆,当年就有所改观,发芽好多了,而且花芽也多了。近期,在“兰蕙”增刊上看到“谁家发苗好”的照片,发苗好的兰苗,芦头都在泥土下的,以此确信,我所做是正确的。 为进上步探索芦头的作用,我继续钻研兰花,向前辈们请教,在实践中应用。兰界前辈沈渊如先生的《兰花》书中有一段写道: ......分下没有叶的假球茎,只要仍有几根短小的根,仍可留作培养。 ......可集合几个放入一盆中混栽,但必须用标牌在各个品种所在处,以免日后搞错。 ......对土壤干湿度比一般情况常干些。 于是,我将一些无用的假球茎种在一盆中,大半年下来,竟也有几个发出式来,有一苗还是雪白的幼芽,期待芽变真的出现了,目前这一盆作为期待品好好地管着。 那么,如何从芦头上识别品种的好坏呢?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知道二点: 一是芦头有很多形状,一般的为近圆形或扁球形的,也有特殊的如橄榄形,冬笋形,葫芦形,圆锥形等等;大的可达7-9cm,小的也有1cm多,大小和形状是由兰花的不同品种决定的。春兰的芦头较小,在1-2cm左右,而虎头兰整个芦头可过7-9cm,总之,芦头只要粗壮,厚实,青绿,没有茎腐现象或虫害。 二是听采兰的山人说春兰的芦头越大越好,越圆越好,我没有深入研究,还不能认识这些,是否正确?写出来,也可能是孤闻寡见,请同行们赐教。 地址:江苏吴江市第一种畜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