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区][原创]蕊蝶之辨

0
回复
44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 22: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蝴蝶作为花艺最早被提起的,应该是在《第一香笔记》,“蝶兰(又名叠兰)”后文又有载:“虫兰”,“形似蜂蝶”。当是副瓣蝶花。而以后诸书,如《朱氏兰蕙图谱》等,所谓蝴蝶也大多是副瓣蝴蝶。最早的蕊蝶当是《兰蕙小史》所载之“蕊蝶,民国年间新种,杨杏生植”。而当时《兰蕙小史》在《兰蕙品第》里将“皱角梅、触角水仙、素心、超瓣、蝴蝶”同列为“下品”。
. p9 d# Z9 \- H# m# y) d; ^) b( J& {     蕊蝶在沈渊如《兰花》里被列为“奇瓣”“蝴蝶型”之“捧唇形”:“捧瓣内侧有唇瓣化现象。例如梁溪蕊蝶、蕊蝶、鸳鸯素”。" u! b7 o- M1 H5 F3 @
     在《江浙江兰蕙》里,“蕊蝶”则被列为“奇种”“蝴蝶型”之“内蝶——内轮捧瓣发生唇瓣化变异。如蕊蝶、梁溪蕊蝶”。+ \& h0 {( _8 F" H# D' O, [
     《中国兰花之百问》里有载:“.....另一类是捧瓣上出现舌化的称为‘内蝴蝶’或‘里蝶’,亦有将捧瓣全部舌化的称为‘蕊蝶’,俗称‘三舌蝶’,又称‘三芯蝶’”。而后又对捧瓣全部舌化有了诠释:“所谓全部唇瓣化是指捧瓣具有中裂片、侧裂片、褶片。”% }" Q. P% _) E5 l
     以上著作论及蕊蝶时,大多会例举“蕊蝶”和“梁溪蕊蝶”。因为当时诸如此类的花较少,且为不被大家重视的“下品”,所以,两者之间的差异没有被提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兰花开发的加深,此类的兰花不断涌现,我们就应该更细致地去欣赏、辨识。9 U3 }; L2 \' Z# n
(沈氏[兰花]中的“梁溪蕊蝶”); y$ C/ ?3 q; l0 C2 p0 [
* I, o) I, T! L9 s+ Z
([兰花三百问]中的“老蕊蝶”)" }) t0 K  J3 f0 y$ F. Z5 t

! T& r0 c( A6 o( e       就“老蕊蝶”和“梁溪蕊蝶”相比较,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在捧瓣的蝶化程度上:不难看出,梁溪蕊蝶捧瓣虽然具有“中裂片、侧裂片、褶片”,但捧瓣瓣质化明显,中堂泛青,且捧瓣直立,即所谓的“猫耳捧”。相较之下,“老蕊蝶”捧瓣虽偶有泛青,但更多是如舌的瓣质且形态反卷如舌。, k" @5 h  L" {+ N! x+ b
     我们知道,同为雄性化的“梅瓣”和“水仙瓣”,甚至同具“荷气”的“荷瓣”和“超瓣”,有时相差甚微,但早在瓣型理论形成之初就已经分门别类论之,而差别如此之大的“蕊蝶”却一概而论,似乎有些不妥。我们应该细化而论了。4 [* _) q' [/ k5 d
     我们可以称捧瓣蝶化如“梁溪蕊蝶”者为:“蕊蝶”。! D. I7 F9 P6 P' }/ ]; e' x! Z
     我们可以称捧瓣蝶化更完全且形态更类似于“舌”的蕊蝶,如“老蕊蝶”者为“芯蝶”或“三星(芯)蝶”。
7 |# h. [7 a! k8 r+ i     当然,从欣赏的角度出发,“蕊蝶”和“芯蝶”各有利弊:前者,捧瓣直立,欣赏面大,俏丽而阳刚之气较足;后者,捧瓣反卷,则更加柔媚也更加丰满。
* @3 S" Q& w# }$ M    “蕊蝶”现在较知名的还有:黑猫、黑虎、花蝴蝶、梁祝、汗血宝马……。
+ J% Z! k& [! r! Y( x9 x([江浙兰花]中的“黑猫”)
# k' ?9 b0 q5 p( o6 |
. f! r1 G6 ?* u/ s! k7 E      
/ D8 X6 T2 V: P' t% Z4 d& Z       “芯蝶”现在较知名的:大龙胭脂、虎蕊、蕊鼎、大元宝、大叠彩.....。
- m. k2 ]8 ~* O& q
: k6 J; r$ H% M1 ^2 N  L([春兰谱]中的“虎蕊”)
2 I( c/ o$ @/ b# w+ O3 `
' q& l1 u# e# G1 {8 s( i! ^, y5 I2 s9 D5 o4 `1 D) y
选育新种捧蝶要注意以下几点:: w* r. b3 H! @: ]" h4 j$ a
     1、必须具有“中裂片、侧裂片、褶片”,如此才能称作“蕊蝶”,否则可能只是彩捧,就欣赏品位而言,有等而下之之嫌。
' }8 @7 y0 B' d. ^' n, {     2、蕊蝶之捧虽舌化,但大多和舌不同:或侧裂片增大、或有泛绿如瓣质,三舌大小、斑点完全一致,形态一样者,少之又少,选育时当慎之又慎,非极品则膺品也。
9 _0 ]# z1 J. e) L! e2 @! P# U(即使三舌对称如“大龙胭脂”者,其舌也不同于普通舌瓣)6 c6 i; ^% v* f. m) B9 b8 S
" p: |5 O5 i/ {+ P  P: h
     3、舌化之捧瓣一定合抱舌瓣。蕊蝶虽被称为“奇花”,但其结构确如常花般“正格”:外三瓣,内二捧(舌化),再内为舌。在选育下山草时,或有三舌排列不恭者,其实为真正的奇花,今年多一瓣,明年少一舌,极不稳定。我们看到任何一个较成熟的蕊蝶品种,她舌化的捧瓣的下沿都是在舌瓣外沿之外的,成合抱之势。而造假者往往为了掩盖粘接的痕迹,当然也为了使粘接变得更加牢固,便把当为蝶化的捧瓣粘在里面,让舌托着捧瓣。选育之时当慎之又慎。" h9 C% x6 l. I/ i4 r) ?
(疑似膺品)
" _0 s4 }- m* h; ]: D4 a* s$ s5 ]8 W" z( t
2 A) [# b+ Z8 @* K/ T
请谈谈您对“蕊蝶”“芯蝶”划分可能的认识。谢谢!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