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浙江绍兴人,绍兴是我国春兰的著名传统产区,也是春兰四大天王之首家梅的原产地,这里有深厚的兰花文化。郭沫若是四川乐山人,乐山则是我国四季兰的主产区,是苏东坡故乡眉山的毗邻,苏民故乡也是个著名的兰产区,苏氏兄弟就写过好些脍炙人口的咏兰诗。鲁迅和郭沫若都是大文豪,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很强的感受力,对艺术也都有极高的欣赏水平,对故乡的芳兰这种天雅不可能不留下笔彩与墨香。现就手头所及遴选其咏兰诗各两首,并作介绍,以呈兰友。 送O.E. 君携兰归国 鲁 迅 椒焚桂折佳人老, 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道远者, 故乡如醉有荆榛。 据郭沫若《O.E.索隐》,O.E.“是日本的一位小商人小原荣次郎”(即《兰华谱》的编者小原流水--笔者注)。O.E.是他的姓名Obara Eiziro的头两个字母。小原流水在东京日本桥开了一家店铺,叫“京华堂”,专售中国文玩和兰草。鲁迅的赠诗一直挂在他的店铺里。这首赠诗曾有两次题款,一曰“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先生携兰东归以此送之”;另为“遵日本小原君携兰东归之作”。《鲁迅日记》1931年2月12日也载:“日本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君买兰将东归,为赋一绝句,书以赠之。”全首诗的意思是: 革命青年被残酷地杀害了 所思“佳人” 再也不可见了 此时此地我还想些什么呢 只有把自己的希望和情感寄托在那 幽谷里开放着的高洁的兰花里 中国人民岂惜让兰花的芳馨传 送到日本 我们更希望的是兰花的芳馨能给日本 人民带去中国革命者的伟大精神 诚然兰花是芳香的人所共仰的 但兰花的故乡中国此时此地却是 荆棘丛生缇骑遍地一塌糊涂啊 这首诗因写于左联五青年作家(柔石、殷夫、冯铿、胡也频、李伟森)等23位革命青年被捕后,鲁迅避居日本人开设的旅馆花园庄时,故注家一致认为是托兰咏贤,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对椒桂般芳香的革命者的摧残,寄希望于深山岩谷间仍在散发着幽香的“素心佳兰”作者以日本友人携兰东归这一眼前景象,近取远譬,借花抒情,并将中国革命志上与日本人民的情感沟通起来,把一腔愤激、悲哀、沉思、希望、激励的复杂情感表达得委婉曲折而强烈沉郁,这是咏兰诗中少有的悲歌。鲁迅的另一首涉及兰的诗也是借“九畹贞风”来歌颂革命者的。 无 题 鲁 迅 一枝清采妥湘灵, 九畹贞风慰独醒。 无奈终输萧艾密, 却成过客播芳馨。其意思是: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就像清采一枝领秀 它的英姿吸引着女神湘灵的垂注 广大的革命文艺战士展示着兰草般的 风姿和坚贞的品格 这也是可以告慰于孤贞独抱的诗人屈 原的 无奈此时此地反动派还操其生杀予夺 之权 致使文坛上鬼魅出没恶草萧艾丛生 革命文艺战士还是像屈原一样流离颠 沛惨遭迫害 可他们却并不会被剿尽杀绝也不自沉 他们却还像九畹芳兰一样继续在远播 其馨香 据《鲁迅日记》,这首诗是1933年11月27日写给日本友人土土屋文明的。在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革命根据地和上海的革命文化进行军事的和文化的双重围剿之中,鲁迅以其满腔的革命热情,写下这首诗,以“九畹贞风”这一名典为诗目,以佳花播香作譬,抒写了自己对革命战士的敬佩之情,这也是对于战斗在严酷的环境中的革命战士的热切鼓励。这首诗有的注家认为是吊屈原的,即或如是,其基本精神也同上说,鲁迅是主张古为今用的,其吊屈原也是了歌颂当代的高洁之士。 郭沫若的咏兰诗也有吊屈原的,请看这一首: 咏 兰 郭沫若 泽国孤臣邈, 澧兰尚有香。 年年春日至, 回首忆高阳。 香本无心发, 何须譬作王? 寄言谢君子; 实在不敢当。 1945年3月7日 这首诗是为题刘斐所画兰而作的。孤臣指屈原。《楚辞·渔父》:“屈原既放(被放逐),游(流浪)于江潭,行吟泽畔。” 高阳指屈原的祖先。《离骚》:“帝高阳之芮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譬作王,被作为香中之王的尊称。郭老在这里把“兰当为王者香” 当做“兰为香中之王”用。相传东汉蔡邕所作的《琴操·猗兰操》中有孔子“自卫反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孔子家语》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关于这段话,“界嗜宿吴应祥先生有如下的考辨:“孔子当时所见到的兰,并不是今日之兰花。卫国在今河南滑县一带,鲁国在今山东,在2500年前虽然气候比较暖和,但不可能有繁茂的兰花。......经过宋、明各代植物学家、药物学家的考证,证明孔子、屈原所指的兰是菊科植物而非兰科植物。” 关于“兰当为王者香”,笔者在拙著《兰花》中已有所解,即释为兰花的高级清香是供一国之王品赏。郭老这里写的是诗,不是写考辨文章,他之用典,自有其寓意,这就是歌颂兰的“香本无心发,何须譬作王”的谦和、闲雅、洒脱的品格情操,这是中国人向来所喜欢的花品人品之一种。郭老在其《百花齐放》中的另一首咏兰诗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情感的流露。 春 兰 郭沫若 我们也讨厌人们夸说什么“王者香”, 也讨厌人们说我们是“花中君子”; 其实我们生长在山地的泉水边, 樵夫和林农们是我们的好邻里。 脉脉的清泉浸出自幽谷的岩隙中, 空气是十分清冷,苔藓是十分蒙茸。 我们深愿回到故乡,倾听流泉的峥琼, 在亲爱的邻里中高唱着东风的歌颂。 在这首诗里,更多了些自然、质朴、生机蓬勃的气息。这是建国后所写的诗,格调更见清新而明快。 同是咏兰诗,不同的人在下同的时代各具风格,各寄寓着不同的思想情愫,但其以兰作譬、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笔法和情怀却都是睿智而祟高的。大文豪却也爱兰,而且爱得何其真,何其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