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根、促芽、长苗

0
回复
38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 22: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育兰花首先必须根据各种兰草的原生态环境,生长自然条件来努力仿造其生存条件,才能养活、养好兰花,这是最根本的,在这基础上,我们也能通过一些符合情理的人为做法,来改善和加强某一方面条件,促使兰草生长的更好,比如在给兰草施肥、浇水、通风、光照等条件上的加强和改变,来促使兰草某一方面的更好发展。+ g# i6 R/ w/ ^$ k0 M2 A! U
    培育兰草不仅要养活,更要养好,培养它多出芽长好苗,这也是爱兰育兰人除了开花的另一大乐趣。为了使兰草多出芽并长好苗,我根据“根壮叶茂”的说法,从养根上做些文章、来促芽长苗。, v- N3 u+ T$ a3 i# V1 S4 G0 _$ N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翻覆实践,收到了一定成效,从文章下面几幅兰草的长势图也能说明一点效果。; P9 n! l- Q) Z' |
  ' N: }2 R# o5 s/ `' z3 j
    现就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管是对或错,提出来讨论,请兰友们指正。) M% K( U& f) ~/ t
   
% m: w; L. n6 {0 `    1.植料:养兰植料是兰根生长的基础,最好选用原生土,但在家庭养兰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不大可能弄到这原生山土,同时由于养兰环境不同,原生土不一定完美,对养根存有一定的缺陷,特别对初养兰的人来讲,浇水不当,反而容易烂根死苗,所以至今好多养兰者改用各式各样的颗粒土。保证兰土达到利根的疏松、透气、保湿、蓄肥的基本要求,只要做好补肥工作,能克服颗粒土缺肥的缺陷,养育好兰草。育兰植料我选用的配比为30%的植金石,40%的仙土,20%的腐叶土,10%的树皮块和柴木,基本上保证了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这对促根、养根有较好的作用。
  U7 K) C8 o( D   
0 W& P0 X. b, c; y9 m) p    2.施肥:施肥得当是养根的关键所在,磷钾肥是养根的主要肥料,为此我的措施:
: E% F* u6 M1 |  S" C   
# N) G$ l5 l1 R3 K4 s  s# X    ① 我在植料中加入了少量的骨粉之类的磷钾肥作基肥,' ^2 U- H8 k( k7 A0 Z
   ! }9 o( a) a/ @; k
    ②在平时的浇水中,用磷酸二氢钾调水的PH值为5.5~6.5左右,同时使水中也含有稀薄的磷钾肥(大概0.3‰左右),从而达到薄肥勤施的目的,有利兰根的生长。, t  z0 E8 y0 U
   * g  k$ y/ y4 I( Z9 [( v( Y
    ③在平时的定期施肥中,都加入一定比例的磷酸二氢钾肥,由此加强长根的主要肥料的供应。
" Y( I& a5 s( W7 {    3.干养:根据“干促根,湿长芽”的前辈养兰经验,在兰花最佳生长季节,即春暖来时适当增加盆土的湿度,促使兰草萌芽,待新芽生长到一定高度时,新芽的进一步生长就如新生儿断奶一样,以少浇水偏干些来促使新根的生长,使新苗脱离老草靠自身独立成长。
6 x3 v0 h( C' p5 j+ t    4.修剪:凡是有经验的兰友在翻盆时就会把过多过长和断裂的根系进行整修,其目的是修剪过多的旧根、病根来促进新根生长,这对发芽也有帮助。目的是逼其发芽延续新生。在修剪过多还具有生命力的根系时确实于心不忍,但过多的根系往往占去兰盆过多的空间而减少植料的上盆,也导至根系和植料的接触,并阻滞新根的生长,从而影响兰草的营养生长。因而对老草修剪根系促芽显得尤其重要。
7 [$ O; h- {1 m2 w6 k/ i   - r6 x+ A2 K, a" I( E
    总之,只有养好兰根才能促芽长苗,这是养护好兰草的根本所在,养育好根的标准:一是根系分布均匀上下粗细一致并伴有叉根出现为佳,过长、过短、上粗下细都不是理想的根,根尖要有水晶头才具生命力。二是根的色泽,以米黄色、嫩白色为上,黄色或夹以黑斑节为中,褐色、黑色或木质化、僵化、炭化为劣质根下。前者米黄至嫩白色为健壮根或新根,后者多是老已近朽或已僵化之根。上等的根多是栽培植料较优上下通透性好,水、肥管理到位的表现。水害、肥害、菌害之根多以发黑过早僵化或炭化表现。渍水受闷之根多以褐色腐烂状表现。另有表皮呈灰白色状的那是干空而成。
- T  B1 H9 ?: t: _7 l    上述的养根措施,仅是个人养护兰草的一点体会,说出来同兰友们作进一步探讨而已。请予赐教为感,谢谢!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