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县城南端39公里处,有一个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侗寨,报京。报京侗寨古称“京档洞”,是报京乡的中心寨,这里居住着近400户、2000名侗族同胞,是中国最大的北侗村寨。
报京侗寨坐北朝南,四面青山环抱。整个大寨从北到南,由高到低,形若撮箕口。青一色的木结构房屋,依顺地势,鳞次栉比,疏密相间,十分直辖市地布局在两册之间的狭谷中。报京侗寨分为上、中、下三寨,上寨有水塔,中、下寨有两眼水蟛和水塘,生活用水比较方便。中寨有棵白果树,树脚路坎边有石碑一块。碑文阴刻,碑额横刻“千古不朽”四字。碑右竖书“大小募化相贵成斯美保留古树一枝此世代不朽矣”。碑左竖书“大清咸丰四年六月旦”。上寨与中寨之间东侧,有一隆起小山,山头奇形怪状的石头,形若盆景。寨的东、北、西三面,古枫、翠柏成荫,南是白岩寨。在白岩与报京之间,有一长满松树的山,称"火焰包",山上四季常青,已成为报京侗寨风景优美的景点。
最大的北侗村寨报京侗寨
最大的北侗村寨报京侗寨
最大的北侗村寨报京侗寨
最大的北侗村寨报京侗寨
报京侗寨的房屋造型保留着传统干栏式风格和用途。房屋依山就势,鳞次栉比,次第升高,富有个性,最具特色,是侗式传统建筑的一个缩影。
报京侗寨是个一寨多姓的寨子,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绝大多数以姓而居,像报京这样寨子里有多个姓氏,又能和睦相处,实属罕见。报京不仅住房风格与众不同,饮食习惯也各具特色。该地群众特别喜食糯性食物和酸味蔬菜。人人爱吃,个个会做。家家煮糯米饭、包糯米粑,走亲访友,红白喜事也离不开糯米饭、糯米粑。户户备有酸菜、酸汤和腌菜。报京是镇远县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民族风情点和全州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寨。“三月三”播种节,被贵州省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报京侗寨的姑娘们手持捞篼,腰糸笆篓,成群结队下田摸鱼捞虾。大家欢歌笑语,兴高采烈。姑娘们各自将捞得的鱼虾捐出一半,生火煮熟,把从家中带来的糯米饭凑在一起,邀后生们一起共进午餐。餐毕,对对情侣各自分开谈心。此时,姑娘们把留下的一半鱼虾,连同笆篓赠送给后生们。这是“三月三”的序幕,也叫做“讨笆篓”。之后还有热闹的节庆活动,如芦笙场唱迎客歌、跳芦笙踩鼓舞等。
报京,一个古老而又充满激情的地方,这里是传授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课堂,也是人们体验古朴民族风情的尚佳选择。
旅游小贴士
交通:
从贵阳坐火车到镇远,再在镇远县城坐前往报京乡的中巴车(39公里);也可以乘坐至剑河的的长途车,在温泉处拐往报京(90公里)。
特色产品:
侗族的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1、糯禾文化:侗族人十分喜爱糯米食品。2、油茶文化:油茶是侗族饮食中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它是侗家人必不可少的饮食。3、侗不离酸,侗族地区由“酸”引申出来的饮食文化十分多,有酸辣椒、腌酸鱼、腌肉、腌菜等,由此形成一个十分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族系。
另外,镇远特色美食有:陈年道菜、酸汤鱼、牛肉粉、油炸粑、烤鱼、红酸汤、腊肉火锅、豆花火锅、苗家炸辣蟹、肠旺面、糯米粑、袁家嫩豆腐 、 镇远特色火锅等。
住宿:
报京侗寨一般傍晚回县城的班车很少,可选择投宿侗族农家并尊重当地风俗,另外,报京乡里也有招待所可供住宿,条件相对朴素简单,不能与酒店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