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其实真正的兰花爱好者还是我们老的一批,那时大家都没有想过会在这上发财,我们都很用心地从生草里找好花,更主要的还是喜欢!) r" z& _) y: U7 b# R( g9 b% H
% H8 k' x1 Z2 @8 T; k$ ~/ m- d/ b9 n5 M+ p
为什么后来会跟铜臭味有了关系呢,其实道理也不复杂,这是社会的需要,当社会资金有了一定积累,而投资又受阻,就业情况也不太好、以及国家法律的进一步完善,资金的来源合法化、大家就得找一个媒介,让这一切都能实现的办法就是炒做一大家都能满意,而且没有文化界限的的媒介,就像水洗衣服,水就是媒介,兰花就是资金的媒介,无论什么人都可以通过兰花来运作资金,但炒做传统名品肯定不行,因为那需要很多资金,我们当时的情况差不多,那只能搞一个有潜力的品种——蝶花。5 `0 r5 ?# C E+ F
$ w+ I7 R, }7 [& Z$ Z
后来去翻生草我都是找你们不要的、花瓣有特点的,你们不是还笑我吗,当然当时国际上也在追捧蝶花、因为我们当时都没有钱,物以稀为贵,大家都去搞名品那有那么多钱,而且传统名品有一定的数量靠我的那点小钱想买段,想都别想。丑的大家都不要,自然数量也就少了,只我们少数人有,不是一样希有吗?在十年之内不会多到那里去,至于为什么会得奖这个我不会告诉你的,当然后来花价炒到这么高也是我开始没有想到的,地方政府也把兰花做为地方产业这些都是后来的事,我没法跟你细说,你应该能理解!
& n! J! F- H( l
- t. A, V0 s! x后来我先卖出,又用高价买回,又卖出,又用更高的价买回,那些买花的人多是我们几个请的,因为他们可以提成,这样反反复复地买卖价钱不就上去了,你明知道那花不怎么样,但就是贵,而且买卖的人多,有时到了一花难求的地步,因为它长得慢呀,所以大家都来追捧,等到了06年这花的数量已经很多了,那时得考虑脱手了,当然我开始还是以很高的价买进,把它抬高,然后全部卖出,那年你猜我赚了多少?差不多5千万,那年刚好政府换届,所以花也特别好买。8 w* h' [) G# k$ E3 {' I% M
9 s, w0 u- w$ H& |9 o4 c. z
你看我多好,我让大理人家家户户都养兰花,成了真正的文献名帮,应该说我有贡献吧,炒兰花其实说穿了就像炒股票,很多人是明白的,但其中有利益,所以你明知道它不值这么多,还是要买,总想能赚点,现在成了股东你不能全让我一个人背黑锅吧,现在大家养着这是好事呀,将来其他行业不好做了我还会回来搞这个的,因为大家都被套着。听他讲完这些我的脊背像有一股寒气慢慢地往上涌,在心里打了一个寒颤,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身陷其中而不明就里,兰花—君子的像征,暗香袭人,但对大理人来说是寒气逼人,不知道还会让大理人书写多少的喜怒哀乐!!!
" a/ }% H1 X& H) D& D$ J"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