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话的困境

2
回复
197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 17: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白族人,敲出这个标题的时候,从指间到心里,充满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可奈何与心有不甘。但现实就像一条鞭子,毫不留情的让我直钩钩地望着眼前的伤痛与惊愕。白族话,从产生至今,一直在困境中艰难生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所谓的社会发展,危机越来越强。 1 }( [, P0 e& j' \* y
' x! R; `2 X' L9 L2 D' D1 ?
首先,语种繁多、地域繁杂使白族话自始都是“先天不足”。洱海流域这种差别不是很明显,最多只是少部分词汇、语句、音调有地域差别。而跨过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后,这种差异就深刻地显现出来了。也许你能勉强和鹤庆白族对白族话,但到了剑川,你就休想用白族话交流了。换了是云龙,一个县之内,都有不同的白族方言。 8 k* F5 B& X! R- [

  p. h: T- W! {! X* ~$ O% U1 C- B8 y而白族聚居的地方,除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十一个县市之外,不仅在云南的昆明、怒江等地存在,而且远及贵州、湖南等省,辽阔的地域让白族方言呈现出一种不利于本民族内部沟通、交流的“百花齐放”。
/ P) C4 G4 v, K0 E2 M9 b  L# x: Q/ k" q
其次,繁杂的语言使白族话长期以来难以形成一个类似“汉话”的区域性通用方言和类似普通话的统一标准,极大阻碍了白族话的发展。标准的力量在于使无序归于有序,提升效率产生凝聚力。以至于人们评价秦始皇正面功绩的时候,对“秦王扫六合”的“虎势何雄哉”和万里长城的浩浩汤汤只是轻轻掠过,把更多的笔墨和赞誉放在文字、货币、度量等制度的统一上,称之为奠基性的伟业,为中国成为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 z( l7 v) P1 c) r+ g* m
5 W* a9 m% P/ X- B3 i我不知道雄踞西南五百年的南诏国、大理国,朝堂之上说的是彝族话、白族话还是汉族话;我也不知道当年一个赵州(凤仪)的白族人和一个的浪穹(洱源)白族人会用什么样的语言做口头交流。但清楚的是,今天各种“山头林立”的白族话并没有推出一种通行的“标准”。大家都习惯于在自己的地域内,说着本地区特有的白族话。 5 X4 b; V, X  {' D5 a' z8 q" {  Y
4 X% G3 N2 A# c. w3 H1 ^, @
第三,汉语的强势介入使白族话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汉族文化带着它的语言气势汹汹地登陆大理坝子的时候,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它积极的方面: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大理地区的进步。但忽视了汉化其实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当大理的文化和语言被汉族文化和语言逐渐同化的时候,大理自身的特点肯定会随之减少。比如语言。当白族话容纳了更多的汉话词汇的时候,原有的白族词汇就被“覆盖”找不到了。
4 j% b* P1 P" Q
- L1 I' H- N% A9 C# j! }% P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7: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综观现在白族话的使用范围,虽然在地域上很广阔,但和汉族方言、普通话相比,处于“弱势”。最直接的,它不是“官方”语言。虽然宪法赋予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白族话始终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非官方的交流语言而存在。举个例子来说,在正式场合、官方场合以及各种有不同民族人氏参与的场合下,汉族方言、普通话绝对是当仁不让的选择,白族话是不会提到台面上的。 7 ^, W9 X5 V* {' p; ^

3 [2 v) O5 u* {7 T, b) I' L第五,与此相对应的,白族话的使用范围多集中在白族聚居区,并且绝大部分是农村地区。而大家都知道,与城市相比,农村无论在受教育水平、影响力,或者说是“话语权”上都大大不如城市。造成了说白族话“人多”但是却“言轻”的局面(30%左右的大理州人是白族)。许多白族从农村来到城市以后,在汉话的语境下,纷纷把白族方言藏起来,说一口汉族方言或者普通话在白族自治州的地盘上和别人交流。 ) ^& |4 I/ J9 T

( [( J9 l7 `" T; f+ b4 k9 ]最后,没有自己的文字(虽然对白族历史上是否有文字存在争议,但就眼前的现实来说,只有白族语言而没有白族文字)使白族语言长期处于依附于汉语的地位,缺乏独立性。“汉字白读”的选择让白族话如同一个必须借助轮椅行走的病人,发展肯定受到限制。最近几年,在联合国的帮助下,创造了音标方式的“白文”,且不说这样一个活动让外国人推动有点遗憾,也不论能否成功,但毫无疑问,这同样是一种最终让白族话依附于其他外来载体的结果。 * {! l; W2 U; ~! N; s4 M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了六点理由,但是在目前的语言环境中,我却想不出相应的对策。因为作为区域性方言,汉话已经被人们接受;作为全国性的语言,普通话自然无可争议。不可能建议在大理推行一种统一的白族方言,没有实际的意义。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让白族话好好发展下去,甚至无法圆满的回答关于有无必要的疑问。但我坚信,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存活了几千年,不应该走向衰亡。
5 M2 Y& g; d" J* S  J8 U) K所以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白族话日渐式微又让我忧虑。尤其最近成立了一个白族文化传习所,更加让人感到忧心忡忡——一种文化,需要专门的地方去为了保护而学习,说明这种文化已经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以前只是听说像独龙族、普米族这样人数较少的民族需要建立传习所,现在却轮到白族这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民族。 2 T5 H6 j/ ~, d3 U4 _

+ H' `$ k% B1 T5 i; T4 Z6 W心里很不是滋味。
% }/ C5 K+ \! h4 Y+ {3 `; H4 q0 V4 H! ~* [. P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