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尖碑的金顶在夕阳下折射着耀眼的光芒,两座喷水池中的青铜镏金雕塑在水幕中飘然欲仙。我绕过协和广场与香榭丽舍大道相接处的“利马”雕像,也无意去参观广场尽头的玛德莲教堂。
呈八角形的广场的每个角上,有在法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城市的象征性雕像: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鲁昂、布勒斯特、里尔和斯特拉斯堡。我径直走向东北角,去拜竭用来体现斯特拉斯堡形象的一座女性的雕像。读过都德《最后一课》的人,都会对当年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城市斯特拉斯堡记忆犹新。普法战争后,该市被割让给德国,于是雕像被蒙上了黑纱,直到法国收回这一地区后才重现真容。
缘何要用美丽、端庄、高贵的女性来彰显城市的魅力。雕像的原型是朱丽叶·德鲁埃。她被誉为法兰西伟大高尚的女性。她没有任何头衔,唯一的身份是“雨果的情人”。
雨果的好友瓦克在悼词中说:“我们为之恸哭的,是一位坚强的女性……她分担过雨果的考验,有权分享他的光荣。”她的一生紧紧地和雨果联系在一起,虽然她终身是雨果的“红颜知己”。
26岁的朱丽叶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女演员,在雨果的戏里扮演了一个小角色。雨果一见倾心,动情地写道:她的眼睛犹如宝石般晶莹清澈……她那椭圆形脸庞的轮廓悦目而和谐。朱丽叶则钦慕雨果的才华。
令雨果不胜惊喜的是,朱丽叶能背诵他的许多诗篇,能够领会他的片言只语。夫人阿黛儿对自己的写作漠不关心。
路易·波拿巴政变后,雨果因反对政变而被通缉。危急中,朱丽叶把雨果的全部手稿整理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还想方设法为雨果弄到了化名“郎万”的护照……
雨果于1856年携家眷流亡英属格尼塞岛。翌年,朱丽叶也追随而来。夫人阿黛儿因过不惯艰困的生活,扔下雨果带着子女返回巴黎。雨果和朱丽叶完全可以同居一屋,朱丽叶却借居在对门的小楼里。她的纤纤细手,不仅悉心照料雨果的生活,还为雨果抄写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巨制及其他论著的手稿。她说,“能在众人读到之前,就品尝了维克多精心酿制的美酒,这是她最大的快乐和自豪。”
朱丽叶与雨果风雨相伴50年,虽然没有成为其妻子,却胜似妻子,于她,这一生,得到他的爱就足够了。
雨果深情地写道:“我之所以没有被逮捕,没有被枪杀,能活到今天,全凭了朱丽叶。是她冒着失去个人自由乃至生命的危险,为我排除一个个陷阱,丝毫不松懈地保护我,为我不断寻找安全的避难所。”
晚霞映照在楚楚动人的座像上。我伫立瞻仰,雕像的头部梳着漂亮的发髻,微笑着远眺前方。我想,她因甘愿为爱奉献一切而赢得大众的尊敬。斯市城雕评审团引用了雨果“五十年的爱情,是世上最美的婚姻”这话后指出:没有一句话比这句更能赞美朱丽叶的美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