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N3 r* A4 V& R, {* W* y' w4 Q 天峰山庙宇 . S1 E' n& \3 t
先有人说:“天下名山僧占尽”。后又有人说:“大凡旅游,不名乎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类似的说法不无道理。但仅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们上山登高,凭借山峰让自己的眼睛和情志远视茫宇,高接天空,不失为明智之举。: P9 R0 v' _& E/ J1 c. B/ w
道院、庙宇、祠堂等名山上的建筑呢,则展示着一方民众祈求安康顺达的心愿和文化内涵。因为这些大多数是古已有之的建筑源于民间起于乡俗,乃至审美、欣赏水准,因此,具有非常原始、真实的地方民族特色。透过广泛、普通的宗教形式,我们可以试着看出,无论是常住山里的佛、儒、道家人士,还是居家度日俗务缠身的居民,进得山来,其实都为一种心性、一种希望和寄托,或者说是为寻找、证实或宣泄一种潜藏于身滞淀于心中的郁闷的“天气”。因此,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心情的花朵,便会在高山之巅,升腾起人特有的活气、神气,随着山风徐徐舒展、自然绽放……
4 J: z8 G1 S; c“山自几时有起,峰从何处飞来?”这是祥云境内道教仙山天峰山三天门两侧的一对楹联,字迹飘逸俊秀,笔力潇洒遒劲。
) d% u9 z& }5 D( p- P0 R {天峰山位于大理、楚雄两州的祥云、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地,距祥云县普棚镇十一公里。“地势陡峭,山川奇秀,异峰突兀”。山上的道院、阁楼、殿宇建筑群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雕梁画栋,宏伟壮观。尤其是那雕龙刻凤、人物花鸟栩栩如生的圆形、方形石柱和石门、石窗,最是别处所罕见。那柱墩下前狮后象(前思后想)的石像,也别具一格,透着道教的义理之光,立在天峰山顶上的老君殿顶阁倚窗远眺,连绵群山,茫茫林海尽收眼底,“峰峦云起即多雨,附近居民时于此点睛雨焉。”在这里,最突出的是不多见的道教风格,从南斗、北斗等系列塑像和烧香点七星灯的格局和形式上看,就与其他庙宇大不同。$ k7 }3 \8 s- k% \+ {
有关太上老君显灵变成骑青牛的白髯老翁告之于牧羊人罗五“此地乃仙都也”的传说广为流传。而关帝圣君(武圣关羽)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小孩子都知道关将军刮骨疗伤,忍着钻心的剧痛从容下棋的坚强意志,彝族青年更是知道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以及风雨寒夜守护嫂子门前巡逻捧读诗书等忠肝义胆感动教化后人的故事。
. U' c4 p: J3 H: u4 d天峰山常年香火不断,游人络绎不绝。而最壮观的,是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的老君圣诞会。数以千万的信徒、香客、游人云集山上,歌如海人如潮,举行盛大的颂经拜唱、洞经音乐会,祈告祝祷。青年男女也在每年的这一天从四面八方如潮涌来,在宽宽的419级台阶上观看、交友、叙旧、谈情对歌,在宽敞圆形的打歌场上随着悠扬动听的笛子、三弦、芦笙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左脚舞”海洋之中。
2 m+ S# r6 d1 D5 Z* D. X B8 ~天峰山,古今万人年年朝贺,有希望和激情点旺香火,用歌声浸润林海,用舞步踩动山灵,摇得山花奇香鸟争鸣,人寿年丰国运兴。
+ U1 m0 g1 ]" N. P天峰山,亘古群山擎起的顶,天外飞来神厅的峰!. ^3 S H! n" j" D
喧嚣热闹之后,犹如空中新雨过林梢,一缕青烟袅袅娜娜,依然从峰顶的老君殿中飘飘悠悠,升入云霄……' P1 y7 j6 S4 P- e7 _8 m/ P0 g( E4 j
道教圣地天峰山,简直就是一个精彩神奇的石雕库。悠扬的洞经古乐,前狮(思)后象(想)的奇巧彩色石雕,七星灯,南斗、北斗系列雕塑和莽莽林海、香烟袅袅,以及石柱上“问仙山古来如一太极,瞻杰阁高处御九朝天”的对联和天柱峰“擎天一柱”的石匾横镌,透示着道教名山厚重、古朴的义理之光,触发游人内心深处的思想火花和灵感圣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