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寺立禅法师传说楹联选金屏室洗身池& P# N" |, }/ k: D: v3 b
" U4 N4 X5 Q6 H( V1 L9 F" M
史载,金光寺始建于明崇祯戊辰年,即公元1628年,由梵山和尚募化四方所建。据《立禅和尚语录》卷一记载:“建立十六方莲峰宝殿,竖柱之日,大放金光,频布山川,尽皆金色,因名‘金光禅寺’。”. s& L# d3 h( f. q" w# n3 n4 B$ {
自明清以来,金光寺在滇西地区一直久负盛名,被誉为“滇西名胜”。到明朝末叶,金光寺寺庙群形成了空前规模,极盛时期发展到大小寺观50余间,僧尼200余人,并以它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兴建起金屏寺(后改为“金屏室”圣山灵塔)、慧光寺(接待寺)、慧通寺、天兴寺、归清寺、普照寺、清静庵等9庵18寺,钟磬之声,广布十里,香火鼎盛,蔚为壮观,清代盛时被誉为“大清莲花古弥勒道场”。几百年来,近在县内,远在永昌、顺宁、大理等地的香客络绎不绝,许多佛门弟子都来入山朝拜、读经念佛,时逢庙会则有上万人登临此地。徐霞客、担当、杨升庵、李元阳、李根源等名人也登临居留过此地,并留下众多墨宝。& t8 H1 b! m" S/ r
原金光寺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据说由大雄宝殿、藏经楼、万佛堂鼓楼、钟鼓楼、两厢的七格楼、高殿僧尼舍组成,建筑面积约6450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得体。建寺约60年,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为火所焚。据《永昌府志》及《永平县志稿》所载:“金光寺,在城南百又十里宝台山,明僧立禅创建,旧为火焚。清康熙三十年,总兵偏图重修,僧建存鸠工募化,其力居多。(采访)山势高峻,寺雄万峰中,壮若莲花,复多奇景,《佛经》所谓‘大清莲花,古弥勒道场’是也。寺有明代铜佛十尊,殿宇皇壮,邑中名胜,推为首指。每届春初,香客甚盛,寺多田产,岁入颇丰。惟近年(民国),大部租谷已拨供教育经费矣。”
9 k d/ R* w1 b+ I4 N& C( p由于岁月的剥蚀和人为的破坏,如今大部分寺院都已是残墙断壁,荒草萋萋,只有金光寺得以幸存下来,寺内所藏文物也所剩无几,与盛时相较已判若天地。现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厢房等,其中大雄宝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五开间,宽22.5米,进深16米,26根直径为50厘米的木柱拔地而起,高擎屋顶,蔚为壮观。所收藏文物以大藏经、经书木刻印板和浮雕通花殿门较为著名。! e1 W3 o" W& N4 h
据说金光寺寺址是神灵点化的,立佛门的开山老祖(民间对金光寺第一代祖师的称呼)首先建寺于大顶山腹中,寺建成后并无安宁,白天鸟兽成群围着寺院狂鸣怒吼,夜晚,狂风呼啸,地动山摇。道行高深的开山老祖悟到此地非佛址之处,便上奏文书,请佛祖指点迷津。一天深夜,宝台山上空万道金光,数不清的金鸡从西面群山中飞过金鸡河往东面山而降,天空中的万道金光慢慢收敛成一个硕大的火球飞临金光寺上空钻入地下。开山老祖率众弟子找到火球钻地的四方台,果见此地气势不凡,形如卧虎雄师,又似蛟龙腾跃,四面群山拥贺。远眺莲花山峰耸峙,绵亘中拥戴着岸然坐立的大顶。再端大顶之貌,原是佛家至尊弥勒佛。开山老祖并选定在此建寺,几年后形成规模。因金光指引,故名“金光寺”。寺院建成后,再无地动山摇的震撼,也无禽兽的侵扰,古老的寺院沿袭至今,成为了宝台山一个主要的历史文物景点。6 X# _& o. H( m- e; q! t7 D
对于金光寺的开山老祖,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有很大差异。民间多传是明初建文皇帝所建,并演绎和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和虔诚的传说。据明永乐年间编写的《明实录》和《明史稿》记载,建文帝焚宫南京后,与皇后马氏自焚而死。但在同一部《明史》中的《恭闵帝本纪》里却说“宫中火起”,朱允文“不知所终”。不管官方史料如何“记载”,但建文帝出逃,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留影西南夷方的故事却在民间广为流传。特别在下关以西的博南、永昌,建文帝在滇西古道流亡的记忆传说多得不可胜数。至今,在永平厂街、水泄、杉阳等乡镇和永昌许多地方,都广为流传着一些当年建文帝流亡迤西,入滇至滇西南并建寺的传说,特别至今保山的一些古稀老人提起金光寺都非常虔诚,说这是他们的“大寺”,并语言坚持地诉说着昔日建文历难建寺的许多传说。甚至一些人还把某些遗迹拿出来,说这就是“建文皇帝留下的东西”。但建文帝终于何处本来就是明初以来的一大历史谜案,金光寺又在这神秘的面纱上洒了一层迷雾。多少年来,时间推移,记叙愈少,考证愈难,迷雾愈浓。但几百年来都陆续有大理、永昌等外地香客不辞关山险阻、路遥艰辛、千里迢迢前往金光寺朝拜、进香、还愿,更是给金光寺平添了多少神秘色彩。又有清代碑刻记载是明朝晋王世子朱铸成于公元1628年所建,给后人考究金光寺开山老祖留下了难以理清的重重迷团。: V/ w2 Z, l! R6 ]+ ^
也有民间传说,建文帝出逃,行至金光寺址,与两只老虎相逢,建文帝与老虎打赌,以单脚立地、双手合什三天三夜,与老虎四只脚赌站对峙。后老虎败北感化,主动退让,遂建文帝在遇虎之地建金光寺。
$ m2 C! _% [) `% d/ z2 n" [5 }2 i后来,传说每到大年三十,老虎都要到寺院门口替开山老祖建文帝看门,从不间断。开山老祖死后,老虎就不在金光寺了,回到了老家道人山。但每年除夕之夜,必来开山老祖的坟上祭扫一次。每次来时都是后半夜从空中一阵风地飞来,震动满山。它首先跳上“接援台”,向开山老祖的坟墓拜三拜,然后用尾巴把墓地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最后用明亮的双眼向周围扫视一番后,就一阵风似的不知去向。; u8 U" ]& V; o; d+ a
这些情景据说被人亲眼所见,并由此传说宝台山的老虎不吃人。
3 c2 Q- Q6 ~! e. g; z至今,在金光寺大门上还留存着开山老祖亲自撰定的“百丈冷门庭横于天下(横开竖辟),一条穷性命东掷西抛”、“没佛德人安得享清苦饥冥,有力量汉方可住绝顶孤峰”等楹联,只是已经物是人非、空怀感叹。; Z2 m; d x1 f2 y1 f A
历史上金光寺曾是滇西地区与鸡足山齐名的佛教胜地,地处汉代通往缅甸、印度的“博南古道”辐射范围。博南古道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一条重要线路,金光寺因而除保留本地传统民间制作工艺外较多地体现出中原大乘佛教(北传佛教)的风格,如大雄宝殿为穿斗与台梁式结构,减挂柱造工艺,这样既可保持整个大殿的牢固平稳,又达到了建筑物有整体齐对称之视觉美感,并且还能获取充分的建筑空间。而单檐山顶,前檐灯笼形吊柱,则应用了本地传统的民间工艺手法,显得洗练明快,古朴大方。鸡足山是佛教圣地,闻名中外,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佛门弟子都来朝拜,然而宝台山是到鸡足山的必经之地,故几百年来,前往鸡足山的僧客都先行朝拜宝台山。
3 b- p& G+ Y1 W( e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2月,慕名游览了宝台山金光寺,并在他的《滇游日记》(《徐霞客游记》)中这样写道:“余至省,即闻此山之盛……,川僧一弟,自京师参访至此……,寺创于崇祯初元,其先亦丛蔽(林)之区,立禅师寻山见之,为焚两指,募开丛林,规模宏敞,正殿亦南向,八角层甍,高十余丈,址盘数亩。其脉自东北圆穹之顶,层跌而下,状若连珠,而殿紧倚之……”。可见当时金光寺早已闻名中外。
# y1 ?2 }/ i2 Y现存寺内的《宝台法主临济下第三十八世玉汉和尚功行记碑》,是叶榆(大理)崇圣瑞鹤观嗣法门人王怀撰选,鸡足传衣嗣法门人正务书丹,感通寺、崇圣寺、鸡足山等僧同立。寺门之上的“金光寺”匾额,系曾任云贵监察使的腾冲李根源先生所题。# q% r9 J. n9 [4 E3 T, p
金光寺经明、清至民国都在不断修复,代代相传,后于“文革”毁于一旦。寺内原来收藏的文物较多,传说曾收藏有完整的藏经全套。公元1949年后,1963年经县政府文教科清点,尚存三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后大部分在“文革”中被“造反派”和“红卫兵”破毁,现仅存四十二部,五百二十卷。寺内的各种塑像亦完全被破坏,仅存缅玉佛像一尊,高四十多厘米,重三十余斤。幸有当时民间胆识之士保护,寺内还完整地保存有明代的转轴浮雕通花殿门42扇,高丈余,厚6寸,全部选用优质木材镂空雕花。上雕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卉,以及许多众口相传的佛经故事。雕工精细,刀法圆熟,构思奇巧,栩栩传神,曾有“一两刨花一两银”的称誉,是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由此也可窥见明清时代的工艺水平。另外,寺内还存有《立禅和尚语录》一卷,木刻经板17块,签板若干块,石碑两块。寺院的拱顶和墙壁之上,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以来的各种字画。; M# g: j q9 G/ B$ H
“文革”后,于“八五”期间,官方根据“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对金光寺大雄宝殿、藏经楼进行了维修,揭顶构架的打牮拨正,更换断裂檩条,椽子檐板,查明原脊式样予以恢复旧制,恢复神龛上部天花板及彩绘;修补檐廊、藻井及彩绘,修补劈裂站柱及前檐吊柱、天花板、格子柱面刷漆;修复损坏墙体、台基踏步及排水设施、墁砖地面。维修工程于1991年11月1日动工,1992年1月15日完工,此次投资约10万余元。同时,于1988年,金光寺被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五”以来,官方拨出专项资金,投入近1800万元,对金光寺进行了规划,按“修旧如旧”的方针,修复重建了金光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重修了三世佛,新建了寺门的哼哈二将佛,重修了围墙、大门,修建了宝台亭,拆除了原僧房,完善了简易香客房、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