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年有部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大家都对冯远征饰演的安嘉和印象深刻。
前两天,一位孙先生出现在我的咨询室里,看上去痛苦而憔悴,而他,也是一位施暴者。孙先生成长在一个绝对父权的家庭,父亲是一个极度易怒和情绪化的人,从小他和妈妈、姐姐,就没少挨父亲的打。姐姐曾经反抗,于是得到更多的暴打。也许是家太冰冷了,姐姐想早日脱离家庭,草草结婚,但她的婚姻也很不幸,因为姐夫也是个家暴狂… …这些让他始终对婚姻很恐惧,直到遇到现在的妻子,于是,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能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好好爱护自己的小家。
结婚三年后,随着一起生活的矛盾越来越多,终于,在一次争吵后,他动手打了妻子,事后他很后悔,再三道歉,妻子也原谅了他。但从此以后,他的暴力闸门似乎被打开了,只要一有争执,就停不下手,但过后看着妻子身上的伤,又会后悔和愧疚。妻子已经决定要和他离婚了,他也被愧疚折磨的憔悴不堪。他一直问我:明明我也是受害者,怎么就控制不住自己呢?
从受害者到施暴者,孙先生的转变似乎很大,但这两者,并不是毫无关系的。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思维的习惯和行为的习惯都来源于家庭,父母自然会成为我们的榜样。女孩通常会跟妈妈学习如何做一个女人,男孩则是向父亲学习如何做一个男人。
孙先生的成长经历中,父亲的暴力和母亲的屈从,会让他对这个行为的功能性认同。在他的潜意识里,他明白暴力是不好的行为,但同时认为这是维系婚姻的一种手段。如果对此反抗,就会成为一个牺牲品,得到更多暴力。
当自己无力去和暴力抗衡时,就会屈从于暴力的控制,并且为暴力寻找理由。于是,他也开始因为一些理由,动用有功能性的家暴来维系婚姻。
想要改变这种行为,除了自身认识到问题的关键,和自我控制,还可以参加施暴人认知和行为矫治小组。施暴人大都认识不到自己的暴力倾向,但是,在认知和行为矫治小组的团体活动中,他们却能从别人身上辨识出这种行为。团体提供了一面镜子,让他们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行为就是施暴,团体也使暴力文化受到集体的挑战。同时,施暴人也会知道,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文/百诚释心咨询,柏燕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