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正能量”已经成了眼下最响亮的口号。只要你打开电视、手机或任何传媒工具,几乎隔三差五地就会有人冒出来向你兜售它。很明显,它可以满足许多人对于心灵鸡汤的渴望,之所以盛行,或许还因为它可以算得上是近些年来最言简意赅的心灵鸡汤了。
哪怕是我身边刚学会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留言的父辈们,也开始兴致勃勃地转发与此有关的软文。新闻主持人,运动员(他们总是被“训练”得可以在镜头前完整地复述领导的会议精神),企业家,心灵鸡汤的厨师们都对此情有独钟。然而,和任何曾盛行一时的人生指南一样,当我有意识地寻找深入的解释时,希望却一再落空。事实上我却发现,多数人似乎对这三个字的出处闻所未闻,也根本没有兴趣读什么理查德·怀斯曼的心理学原著,“正能量”与其说是一种经过思考的认同,不如说是在潮流的跟风中经营的一种个人情绪罢了。
在最近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我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里,作者分析说,鸡汤讲究的不是有没有道理,而是它所指涉的这个世界是不是“顺从我”。换句话说,心灵鸡汤虽然只是将人们早已心知肚明的事情再枉费心机地重复一遍,但哪怕是一句废话,只要能唤起读者的情感认同便照样会受到追捧。这种心理机制和对成功学的热衷是一样的,满怀憧憬的人总是渴望听到乐观的言论,而不在乎言论本身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或漏洞百出。
关于媚俗,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描写。主人公之一的萨比娜生活在一个人人渴望积极或者表现得十分积极的年代。令她反感的是每年的五一节游行:女人们穿着红、白、蓝的衣服,组成各种队形,乐队负责行进的节奏,而“当游行队伍走近主席台的那一刻,即使是最愁苦的人都马上露出灿烂的的笑容,好像要证明那是他们应有的喜悦”。昆德拉说,其实这并非是一种简单的对社会主义体制的政治认同,而是对生命的认同。换言之,游行队伍发出的口号不是“共产党万岁”却是“生命万岁”,政治之所以有力量,有计谋,就在于它夺取了这个口号,驱动了即便是对主义无动于衷的人。
毫无疑问,媚俗和“计谋”是“心灵鸡汤”最核心的促动力。我想纵然是最不假思索的传播者也会赞同这样的事实:市面上流行的所谓“价值百万的‘十句话’”大家都懂,而且还能毫不困难地复述一通。毕竟每一个经过传统教育的人都有过作文的经历,“正能量”无非是又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一个“勤劳“和“勇敢”罢了。然而大家很快发现,所谓的人生指南就像我们小时候迷恋的功夫片一样,它为你勾勒出美好的天空,对如何应对各种切实的恶劣气候却闭口不谈。甚至连条像样的跑道都没有。
事实上,每个人抬起头来,都可以看到天空。“对生命的认同”是人的本能。人有欲望,渴望美好,“正能量”不过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情绪而已。倘若遭受挫折,失望在所难免,如何摆脱困境,则因人事而异,有时选择在于个人却并不具有什么普世性。积极和消极的区别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泾渭分明,但后者却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异见分子。如果有人想吃树上的苹果,他自然会踮起脚尖去够,媒体如此努力地宣扬积极,未免多少有种“计谋”的味道。毫无疑问,“正能量”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像萨比娜看见的游行队伍,也愈发地和我们曾经在国庆节的广场上放飞的气球别无二致。对生命的认同,对美好的向往,一旦被频繁地唤起便容易遮蔽那些令人不快的问题,而当这种认同被有计划地灌输时,即使遭遇不可避免的挫折,剩下的也唯有自责,而不是追问。
“正能量”所造成的影响力也许正是有些人愿意看到的。吃不到苹果的失意者总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却不会对本来就不可能人人有份的苹果树产生怀疑。久而久之,他们更不会去注意是否有人在不知不觉中抽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梯子,然后又在落地之后提供某种人生指南。(文/OutofR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