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逻辑

0
回复
27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6 12: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华盛顿邮报》刊出了一篇迪伦·马修斯的作品,十分有趣:一个名叫贾森·特里格的年轻人,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在25岁这一年突然找到了自我实现的最佳方式。他供职于华尔街一家高频交易的对冲基金,在享受丰厚的薪酬同时,却依然过着大学生式的简朴生活,把大半收入捐献出去。
特里格深受彼得·辛格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发现,每笔2500美元的捐献可以救治一个身患疟疾的人,如此一来,通过华尔街薪水丰厚的工作,他可以挽救许多生命。
从文章中的描述,可以看出特里格是个真诚的、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如果他践行这个计划,也确实会让许多可怜的人远离死亡。但如果你在考虑追随他的脚步,我可能要提出不同的看法。
首先,你可能会把金钱看做实现自我的重要手段。但大脑是个复杂的器官,每次新的行动或每个新的想法,都会对人形成细微的改变。和身边人分分钟的相处,也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向他们靠近。

慢慢地,你会变成一个不同的人。如果说,在你每天扮演的人和心中真正想成为的人之间,有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时间流逝,你更有可能成为前者,而不是接近后者。在对冲基金和治愈疟疾之间,你会发现后者越来越遥远。在华尔街工作本身并没有不妥的地方,但你心中会十分清楚,这不是一切的初衷。
第二,我觉得颠倒人性中天然的亲疏远近不太明智。如果从一个完全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一个巴基斯坦或赞比亚的孩子和你亲生亲养的没有区别,但却没有多少人会真这么想,没有多少人会把自己亲手喂养的、每天拥抱的、一起陪着玩耍的孩子等同于数据图表中一个“抽象的孩子”。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无法直接激发热情的工作,而把目标定义为某种抽象的东西,那么你就成了一个“舍近求远”的人。你每天空谈人伦道理,却不为身边最细微之事动容。那种我们用来处理遥远的事情的能力--理性,会越来越强大;而我们用以面对周围事情的能力--感性--那种脆弱、依赖和不完美的情绪会越来越单薄。慢慢地,你不再把自己看做人类群体中的一员,而开始像高高在上的神一样冷酷地审视众生。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担心长此以往,你会成为一个工具。如果你是为慈善事业赚钱而进入华尔街,那也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的工具,你成了一项财政政策。
但人之为人,绝不仅在于制造产出,生命本身有着它终极的意义。当我们看身边的朋友时,不会只是通过他们的“产出价值”判断,而是会在意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人。我们不会仅仅看他们是不是做了好事,而更想知道他们是不是好人。
这就是人们在选择旅伴时,不会只想要一个“有用的人”,他们更愿意和那些能够愉快相处、让他们更好的人在一起。他们想要找到那个所在,正像作家弗雷德里克·布赫纳说的那样--“你最深情的喜悦与世界最深切的需要的交汇之处。”
如果你聪明、勤奋、谨慎又幸运,或许有机会找到一个既能自我实现,又能实现他人的工作。去努力工作却只为赚钱,某种意义上说,终会导致腐化,即使你把钱用于慈善而不是买跑车。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冷酷的商业社会里,很多人会以功利主义原则组织他们的生活,但事实上,却仍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想法--只遵从逻辑而不使用智慧,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专家。
自我实现和把自己变成产出金钱的机器完全不同:向灵魂深处探寻,在努力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找到自我,实现人生的终极意义。如果你最大的目标是救治非洲或孟加拉国那些濒死的儿童,我建议你亲力亲为,去非洲或者孟加拉国,而不是去华尔街。(来源/财经天下周刊)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