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深睡眠秋冬养生要诀

0
回复
41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8 23: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良好的睡眠有益于养生,能提高身体素质,使人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享受和谐幸福的生活。但一份网上睡眠调查显示,80%的都市成年人睡眠不健康。睡眠能调整阴阳、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睡眠等方面,专家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
  睡眠与自然阴阳变化有关
  《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说明阴阳规律适合于宇宙万物。人类生活在天地之间,必然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专家说,一年有四季,四季有节律,人体的阴阳消长与其相应,也有明显的节律。如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应当晚睡早起,逐渐复苏;夏日万物争荣,人们也应晚睡早起,努力拼搏;秋季草木凋零,阳气收敛,人类应效仿鸡的作息,早卧早起;寒冬阳气下沉,人们应早睡晚起,不要过度消耗体内阳气。顺应四季阴阳变化的作息,会给我们健康带来很大的收益,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
  中医学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睡眠养生的经典条文,其要旨不外阴阳平衡四字。《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一日之中白天属阳,夜晚属阴,睡眠与卫气行走有关,卫气日间行于阳则寤(醒),夜间入于阴则寐(睡眠)。这段话不仅告诉我们睡眠产生的机理,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会在夜间入眠。
  睡眠是平衡阴阳的重要手段
  电灯的发明照亮了夜间世界,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也从此被改变了。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网络的普及,剥夺了全球更多人的睡眠时间。专家举例说,有一位著名漫画家,由于年轻时过多的工作,不注意休息,在知天命之年就疾病缠身,不得不中断其漫画创作。就诊于中医后,大夫在开药方的同时,告诉他好好睡觉。于是,漫画家坚持正常作息两年后,身体状况大大改善了。
  他说,这是因为人体阴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才能拥有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醒着的时候阳气在活动,是阳气消耗的过程,长期剥夺睡眠时间,阳气则会过度消耗,人体阴阳失衡,疾病将会发生。由此可见,睡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睡“子午觉”提高休息质量
  怎样做才拥有健康睡眠呢?专家告诉大家,坚持睡“子午觉”,可以提高我们的休息质量。他解释,“子午觉”分为“子觉”和“午觉”。子时指23点到凌晨1点两个小时。此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这段时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午时指11点至13点,也是阴阳交接之时,称为“合阳”,是一天中阳气最盛之时,此时养阳最好。所以午休也是很好的睡眠养生,但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夜间休息。
  由于睡眠与体质有关,睡眠也因人而异。8小时睡眠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因体质的不同,有些人睡眠较少,有些人可能偏多,但只要不违背自然阴阳变化规律的睡眠,都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他提醒老年人,随着能量和体力的衰减,老年人不仅要保证睡眠时间,更应讲究睡眠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讲,充足酣甜的睡眠乃健康长寿的根基所在。
  规律生活有助于睡眠养生
  睡眠与饮食有关,与晚饭进食多少有关,不少人深有体会。特别是有胃病或晚饭吃得过多的人都知道,夜间很难有舒适酣畅的睡眠。中医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就是这个道理。
  专家分析,胃看似与睡眠是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怎么会影响睡眠呢?中医讲,胃主降,胃降则和。患有胃病或者吃晚饭过多的人,胃气上逆,则使其无法安卧而影响睡眠。所以,为了更好地睡觉,晚饭不宜过饱。

  睡前不应做剧烈的运动,也不宜使情绪起伏较大。专家建议,睡前可以适当静坐、散步、看慢节奏的电视、听低缓的音乐等,从而帮助身体逐渐入静。        (我爱养生网)        相关阅读:        ·跑步,冬季完美身材小助手 ·菲律宾登革热疫情已致500余人 ·男童洗澡爱盯浴霸两月失明 ·儿童肥胖6大要点,妈妈必备 ·关注女性健康,呵护私处宝典 ·网传好坏零食表值得参考        分享到:        点击查看更多:  霜降养生_霜... 中国大饭店,... 不同年龄段的... 世卫组织_中...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