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丽江游

0
回复
47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9 23: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日18:20的飞机从成都到昆明。从空中看昆明,点点的各色彩灯在黑夜的映衬下象一颗颗星星般熠熠发光,昆明城就象一棵巨大的圣诞树。   从飞机下来首先看到的是空中那圆圆的月,清冷而飘渺,透着点不真实的味道,似乎随时会有一个美貌的狐仙突然出现在你面前。我已经有3个月没有看到这样好的夜空了!   云南人和旅社的小唐来接机,他的热情让我在异地感受到了异常的温暖。那晚住在了昆明的金马大酒店。很累,和小唐办完了所有必要的手续,晚饭也没吃便早早地睡下了。   第二天很早起床乘8:30的飞机飞大理。这班机的航线很好,刚好从空中俯瞰苍山、洱海。红褐色的山和蓝色的水在阳光下给人眩目的感觉,真实的坐在洱海的游船上时反倒没有留下多深的印象。   大理是白族自治州。白族有许多独特的习俗,例如以白色为基调的服装;白族著名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还有白族的独特称谓:白族小伙称阿鹏,姑娘称做金花、银花,茶花,只有最漂亮的姑娘叫金花。很多青年人知道大理却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来的。大理的扎染也是非常有名的,飘在阳光下的那一块块蓝底白花的扎染布诉说着白族姑娘的勤劳与灵巧。   大理景色优美,风光秀丽,有被称为“风花雪月”的四大景观: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大理新城所在的下关,常年吹风,大理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风过门槛把地扫,小伙子跳墙狗不咬”就形容了下关的风;上关气候温暖,繁花似锦,因此上关以花闻名;绵延的苍山因有几座终年积雪的山峰而闻名,白色的雪峰在蓝色的天空中如娇羞的少女妩媚动人;居四大景观之首的是洱海的月,每当阴历15日的时候,高原洁净的夜空中悬一轮圆圆的月,景色奇美。但倒映在洱海水中的月更大、更圆、更亮,与空中的月相映成趣,因此洱海的月成为大理独特的景观。白族也用“风花雪月”来形容白族姑娘头上的包头,包头的整个形状象一个弯弯的月亮,包头最上面的一圈绒毛象苍山的雪一样白,包头上绣着漂亮的花,飘在耳畔轻拂着姑娘肩膀的那一缕白色丝线象征着下关的风。   另外大理著名的景观还有闻名遐迩的蝴蝶泉、崇圣寺三塔和已经有500年左右历史的大理古城!大理的美、异乡的情调的确让人流连忘返。   根据行程安排,大理一天游之后,下一站是丽江。    走在光滑的“五花石”铺就的小街上,感受古城浑厚的脉搏真有一种呼吸缓慢的感觉,相信每个到丽江古城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震撼! 丽江古城以纳西族居多,纳西族少女的服装与白族服装很相似,只是包头不同,并且多了一个披肩,叫做“披星戴月”,从这个称谓中还可以看出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她们起早睡晚,可说是披星戴月地辛勤劳作着,承担了所有的家庭重担,而让自己的男人有时间去学习文化、音乐和美术,所以纳西族男人都是多才多艺的。   纳西族有着非常优秀的文化,它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纳西族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着的象形文字,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族文化的另一奇葩是它的音乐——纳西古乐,纳西古乐继承了唐代的宫廷音乐和道教的洞经音乐,这些音乐在中原地区早已失传,但在丽江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因此纳西族的音乐被称为“古乐”。聆听纳西古乐,可以感受到音乐中的安详与和谐,一切的世俗杂念会涤荡而尽。纳西族保留了传统的图腾崇拜,融喇嘛教(藏传佛教)、道教、儒家于一体,在纳西族的传统壁画中,佛、道、儒人物和谐地出现在一幅画面中,这是不多见的。纳西族的图腾崇拜还体现在它的舞蹈上,在丽江东巴宫中看到的牛尾舞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一个纳西族男子赤裸着身体,披了兽皮,脚踏草鞋,右手摇鼓,左手执牦牛尾,模仿着大象、鹰、猴、青蛙、老虎的姿态,甚至面部的表情都模仿的活灵活现。据说,这个表演者是一位农民,是偶然被发现的,他已经是牛尾舞的第五代传人了。从纳西族的歌舞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对纳西人民对生命的珍视和崇拜。   纳西族的文化传播者是东巴。东巴是纳西族的智者,他是纳西族的巫师和祭司。东巴一般是子承父职的,东巴文化正是在这些东巴一代一代的传递中得以保存和发展起来的。   丽江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除了古城独特的城建、作为古城灵魂的水系、古老的四方街之外,还有离赤道最近的玉龙雪山、著名的长江第一弯、虎跳峡、等景观。可惜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去成,但也许正是这种遗憾增添了这次云南之游的神秘感。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