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白族火把节 体验白族同胞的热情

2
回复
376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8 10: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参加白族火把节 体验白族同胞的热情
. H3 F% ]. p9 K4 U中国网
2 p+ o' T5 I5 g7 Y2 j3 |- u6 q0 S- B/ l- r+ T3 {5 h. Z
- [8 ~6 D3 A2 O, `# ]! Z0 A- s) w" b
白族火把节白描画
2 \6 G1 z7 g: {; }$ v. v
, u7 U0 e  R& H% U% {/ T  火把节是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时间一般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以彝族和白族 过得最隆重和认真。大理地区的白族过六月二十四日,彝族过 六月二十五日。节日这天,各村寨都要坚一把大火把,在上面 插上写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语言 观看过大火把之后,各家各户的小孩耍玩小火把,并在大人的 带领下,到田边园内用火把驱逐害虫,还在火把上撒把松香, 以除害避邪,直至火把燃尽为止。耍完火把之后,各家聚会吃 水果和食物。晚上睡觉时,妇女和小孩要用一种捣烂的“凤仙花根”包捂手指头,第二天即把指甲染红,传说是以此纪念邓 赕诏主皮罗造的妻子柏洁慈善夫人,象征忠贞的爱情。大理地区的火把节历史悠久,一说始于汉代,是纪念阿南夫人的;一说始于唐代,是纪念慈善夫人的;一说是纪念古代战争胜利 的,众说纷法,各说其是。根据史籍记载,火把节属于火崇拜,火把节古称“新火节”,因为火是光明的象征,代表理想和希望。其始于时间,应在古代部落时期,古代先民取来火种,重新生火,目的是为了除旧布新,让火永不熄灭。记载大理火把节最早的史籍是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是书《诸夷风 俗》条说:“六月二十四日,通夕以高竿缚火炬照天,小儿各持松明火相烧为戏,谓之躯攘。”
! O. V& d. |* F6 x  W
4 R8 G- w: V) L/ m2 @  L7 P* x热闹的白族火把节场面
% p2 ]9 M& P1 F$ T9 }+ ?8 [1 x" N9 q0 u6 W6 ]; Z: a6 Y
  难忘白族火把节, O) {6 m3 _2 u: ^& N' T6 {

' y5 a: P& i3 B; A! @  多年以来,大理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一块乐土,一直想去,却一直未能成行。但终于,趁着2000年暑假,我圆了我的大理梦。/ y5 h' [8 U5 }) X  h
* h  o3 f3 t' K5 A9 c( y8 P
  当终于远远地看见了那古老的城墙,我的整颗心都似乎要跳出胸膛。车未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眼前的古城、古巷、古屋令我仿佛回到了一个悠远的历史古国,大理的气息很快就让我陶醉了。4 B0 S* `& N0 s+ A
8 _' m7 T* P  _* [, _0 a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1: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朋友先游了洱海。那是一个美丽的高原淡水湖,云南第二大。举目而眺,近处碧波荡漾,远处群峰连绵,中间还有几个隐约可见的小岛,真让人觉得似置身于画中。9 T- Q+ S4 T4 @# t" P; O. ~

% B4 x- I" t  r9 U; o* u! |' k  乘着游船,我们在广阔的洱海中慢慢遨游着。清澈透明的湖水,犹如一面明镜,将苍山的雄壮身影映照得清晰柔美,碧盈盈的湖水、绿悠悠的青山、阳光照耀下的小岛……一切都是如此之美!洱海,果然是颗明珠!
9 j, v- E' p: T6 @; k0 e, ^% ~; j* b" E6 q. l
  当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洱海时,竟已是夕阳西下。船主是个热情而憨厚的中年人,他再三邀请我们去洱海边他的家吃晚饭,因为,今天是白族的火把节。我们真的很走运,昨天刚刚在楚雄过完彝族的火把节,今天又要领略白族火把节的魅力了。农村的火把节应该比城市的更原汁原味吧?我们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F, x; R* j9 R% X9 y3 a

( [' N" ?2 D3 K; c, t: _$ X  虽然素不相识,但船主家的女主人--我们以大嫂称呼--热情极了,又是招呼喝茶,又是让吃水果、炒豆,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在院子里,我们看见了两根丈把长的松树杆,上面还插了鲜艳的小旗,不用说,这一定就是火把了。大嫂告诉我们,白族的火把节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每户人家有几个娃娃,就买几根火把。火把是由苍山上砍下的松树枝特制而成,每根纵劈成十二瓣(闰年是十三瓣),瓣与瓣之间由小木片相隔,以便燃烧。晚上,它就要发挥威力了。9 @% ~% q2 f) b2 ^/ g

- j- t" d! A7 m: u3 X  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大嫂忙着做晚饭,让我们自己去渔村走走,我们信步出门,在渔村的巷道里闲逛。这里的民居是按照"三坊一照壁"的格局建成,檐、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令人叹为观止。/ L: |7 t- z  W! R* v4 s

8 r$ Z; O% Z7 u) n0 h  路上,迎面遇到几个手拿火把的小孩,兴冲冲地跑来。我拦住一个小孩,问他是不是要去过火把节,他犹豫了一会儿,才腼腆地说了声:"是的"。原来火把节活动快开始了,我们赶紧往回走。
2 \: W$ H' X4 F' ^( q6 t; U- R* s4 @+ Y4 a: N
  当我们吃过丰盛的节日晚餐,提着火把跟随大嫂跑到村口时,村口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一根高大的火把矗立在暮色之中,火把上各色小旗迎风飘扬着。听大嫂说,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大火把,大火把上插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字样的五彩小旗,象征自由、和平、吉祥。等火把点燃,大人、小孩就会用大火把的火引燃手里的小火把。火把点燃后,要先围着大火把绕一圈,然后绕自家院子和田埂走一圈,再把火把插入院子中央,这样,可保来年平安!怪不得火把的底部尖尖的,原来是有讲究的!" h4 C/ y$ B! _! p" ]0 t
' X  R* G7 e/ @( d/ B7 s
0 s+ [  J3 v. p" D$ G
洋人也来凑热闹(图片来源:文化遗产网)$ z' D4 ?4 k7 O6 p8 o) Y- F. y

$ t) T4 B0 K: ]1 |8 o0 I- I( G  说话间,大火把已燃起来了,大嫂看我跃跃欲试的样子,便把一根火把交给了我。我好奇的上前点燃了它,又绕着大火把转了一圈。火燃得很旺,我有点怕被烧着了,很快把火把交还了大嫂,大嫂接过火把,急匆匆回家了。她说一定要在火灭之前绕院子走一圈,否则就不灵验了。0 D2 X& `( l, Y, o) B- S/ }

4 ?% P9 A6 M6 m5 M8 _3 y+ ?+ f* n' ~
高兴过节的村民(图片来源:中国驴友论坛)
! g! V7 ^) y, z
  Q& I: |9 i3 c% a/ c- D9 ^9 A  看看周围的村民,很多人点燃了火把后,奔到田边,绕着田埂走,田埂上舞起了一条长长的火龙,场面极为壮观。据说这是为了驱初害虫,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有的则一路快跑回家,一定是跟大嫂一样,为保全家平安吧。也有的举着小火把、绕着大火把唱起来,跳起来了。; d" \9 z/ |; A4 X! X+ {
 楼主| 发表于 2013-7-28 11: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7 X$ y) [( u/ H! I燃烧着的火把(图片来源:大理新闻网)
1 r7 J3 ]% }1 c4 Q, a# ?
& i3 a, b# C1 ~! Q3 ]  空旷的田野,燃烧的火把,炫目的晚霞,好一幅乡村美景!我忍不住了,不顾烈火灼人,赶紧借过一根熊熊燃烧的火把,让朋友为我留下了难得的一瞬!. a0 I6 @# n7 F' e$ m4 o* x

( J/ f% Q  }1 Y) b  歌舞表演很快开始了,身着民族盛装的老人、青年、小孩,手牵着手,围着大火把唱啊,跳啊,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刻!真想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可惜,人太多,我怎么挤都挤不进,只好作罢!
4 ~0 n1 a, P* n5 _5 Q% J% D% W8 q2 Z. J
  歌舞表演还在继续,夜却更黑了,离别的时刻到了。回到大嫂家拿行李,一路开始犯愁,这么晚了还有马车吗?谁知一进门,大嫂就告诉我们可以搭便车回古城。原来她知道一位邻居包了辆出租车送几位亲戚回下关,就帮我们说了一下,顺便载我们回客栈。那一刻,我们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是一个劲地说“谢谢”。要知道,从头到尾,游洱海、吃晚饭、过火把节、回古城,我们只付了游船的一百元钱啊。白族人的情义,岂是一个“谢”字所能表达的,又岂是一个“钱”字所能赢得的啊!1 r: s) R/ k+ k' }' b

0 f1 p1 D, x  e. p: M% p  B  上车时,我和朋友的口袋里被大嫂家的老妈妈灌满了自家炒的豆子和花生。回头望望那还在燃烧的火把,望望那些还在狂欢的村民,觉得心底有种激情在澎湃。是的,激情,被火把、被白族人民的热情激扬起来的激情。哦,欢乐火把节,怎能忘记?
+ N8 Y( c, J) }1 _: @( p& \) U0 z" d  }% q# d- _
  短短两日,大理留给了我们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它如同一个令人眩目的万花筒,那幽静的古巷,精美的建筑,绚丽的风景,更有那古朴的民俗,热情的人民,异族的风情,使我流连忘返。有机会去大理,相信你也会被迷住的。(亚萍)
% e+ X. A: j7 _: i7 {) Z. l( U1 L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