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朋友先游了洱海。那是一个美丽的高原淡水湖,云南第二大。举目而眺,近处碧波荡漾,远处群峰连绵,中间还有几个隐约可见的小岛,真让人觉得似置身于画中。
. j' H0 d+ `+ m6 q, i* k7 G& T+ W% x- T, n9 Y% ?7 l- Y
乘着游船,我们在广阔的洱海中慢慢遨游着。清澈透明的湖水,犹如一面明镜,将苍山的雄壮身影映照得清晰柔美,碧盈盈的湖水、绿悠悠的青山、阳光照耀下的小岛……一切都是如此之美!洱海,果然是颗明珠!; i7 ?+ f, h. I) s* w
( H2 V3 [1 R" i2 r! s! c( s8 r
当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洱海时,竟已是夕阳西下。船主是个热情而憨厚的中年人,他再三邀请我们去洱海边他的家吃晚饭,因为,今天是白族的火把节。我们真的很走运,昨天刚刚在楚雄过完彝族的火把节,今天又要领略白族火把节的魅力了。农村的火把节应该比城市的更原汁原味吧?我们高兴地答应了下来。* w! N. z3 }4 x' L o% N2 ^: m
# S3 a( l$ f, g8 S 虽然素不相识,但船主家的女主人--我们以大嫂称呼--热情极了,又是招呼喝茶,又是让吃水果、炒豆,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在院子里,我们看见了两根丈把长的松树杆,上面还插了鲜艳的小旗,不用说,这一定就是火把了。大嫂告诉我们,白族的火把节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每户人家有几个娃娃,就买几根火把。火把是由苍山上砍下的松树枝特制而成,每根纵劈成十二瓣(闰年是十三瓣),瓣与瓣之间由小木片相隔,以便燃烧。晚上,它就要发挥威力了。0 T3 G \4 V6 q8 K& ~; _
+ e2 P% q& F$ I$ r/ P4 T% M x 离吃晚饭还有一段时间,大嫂忙着做晚饭,让我们自己去渔村走走,我们信步出门,在渔村的巷道里闲逛。这里的民居是按照"三坊一照壁"的格局建成,檐、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令人叹为观止。
/ ~ ?4 t' z2 V: [
2 d; c5 @3 @+ V6 f7 ^ 路上,迎面遇到几个手拿火把的小孩,兴冲冲地跑来。我拦住一个小孩,问他是不是要去过火把节,他犹豫了一会儿,才腼腆地说了声:"是的"。原来火把节活动快开始了,我们赶紧往回走。
8 u" J% S' K1 j1 x# y& c3 k) h. C5 O ^8 r
当我们吃过丰盛的节日晚餐,提着火把跟随大嫂跑到村口时,村口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一根高大的火把矗立在暮色之中,火把上各色小旗迎风飘扬着。听大嫂说,每个村子都会有一个大火把,大火把上插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字样的五彩小旗,象征自由、和平、吉祥。等火把点燃,大人、小孩就会用大火把的火引燃手里的小火把。火把点燃后,要先围着大火把绕一圈,然后绕自家院子和田埂走一圈,再把火把插入院子中央,这样,可保来年平安!怪不得火把的底部尖尖的,原来是有讲究的!
/ l( `, T, m# q: f+ R
2 F, G, s1 S6 y& q
- p( G. q2 P' @8 L6 E洋人也来凑热闹(图片来源:文化遗产网)+ ^2 G* l1 I7 n( r' }
* f1 ^: W7 U2 I 说话间,大火把已燃起来了,大嫂看我跃跃欲试的样子,便把一根火把交给了我。我好奇的上前点燃了它,又绕着大火把转了一圈。火燃得很旺,我有点怕被烧着了,很快把火把交还了大嫂,大嫂接过火把,急匆匆回家了。她说一定要在火灭之前绕院子走一圈,否则就不灵验了。
& | ~9 v N z# ~' W4 G- ? ~
2 J. H5 n& X$ q5 `2 U
- j3 f9 Q: k7 p/ \1 b高兴过节的村民(图片来源:中国驴友论坛)
8 F# N9 a5 y) F9 G5 U1 T T; q& q
( C. u" d9 s$ R9 t6 ? 看看周围的村民,很多人点燃了火把后,奔到田边,绕着田埂走,田埂上舞起了一条长长的火龙,场面极为壮观。据说这是为了驱初害虫,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有的则一路快跑回家,一定是跟大嫂一样,为保全家平安吧。也有的举着小火把、绕着大火把唱起来,跳起来了。
* N2 C: ]5 z7 {$ K' R1 S+ ?4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