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刺绣是白族妇女手工艺 : P6 c" h6 n: J# F! e4 V- G) E
0 ] _( E) r2 A: b% p' s$ H& e3 u
3 N9 k/ a5 W: i3 c中华民俗网
& C/ l2 d/ T8 }- @+ I$ \
+ I2 C: ^ U/ l( r 刺 绣 白族刺绣
$ ^# R, e, r" `1 j5 G( t: i 白族刺绣是白族妇女手工艺。流行于大理白族聚居区各县城乡。广泛运用于服饰、头饰、鞋帽、裹背、针线包、枕套、帐帘等日常生活用品。常用图案有牡丹、佛手、石榴、菊、桃、梅、竹等花果及狮、虎、龙、凤、金鱼、公鸡、松鼠、蝴蝶等动物和几何图形。刺绣前或是直绘图样,或是剪纸作底,再用
+ L1 a9 X% H( m3 n }各色彩线配绣。绣硬件绣品时,可把绣品直接置于手上;绣软件大物时,则用花绷作圈架。图案以洱源、剑川最繁富,色彩则以大理下关山区最艳丽。在农村,刺绣水平如何是衡量一位少女才智聪颖与否的重要标志。刺绣品以往自产自销,互赠有无。
; }6 s* l/ D) Z( i2 g' q 布依族刺绣
0 S7 a4 E0 z. `5 c" h 布依花包是布依族刺绣工艺品。又称“糠包”。流行于布依族聚居区,用布或绸缎制作。呈方形,绣上色彩艳丽的图案,一般都以花草、蝶、鸟、几何纹样为主。布依姑娘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绣制。其中有以一朵大花为主的画面,有的四角绣小花,也有团花等。构图形式多种多样。包内装有米糠或棉花籽。花色四角垂挂料珠和彩色丝穗作装饰。一般在正月过年、六月六和七月半等布依族喜庆节日,青年男女聚集一起进行丢花包娱乐活动,常用作定情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