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民间歌曲-白族民歌

0
回复
304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4 13: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于云南昆明、元江、邱北、南华、丽江、兰坪、碧江、维西、保山、泸水等县以及四川西昌、贵州毕节地区。人口1131124人(1982年统计)。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通用汉文。白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 p+ {: o1 P. z2 Z, Q% w% i
    据史载:唐贞元十六年(800),南诏王异牟寻曾组织过庞大的乐舞队,赴长安向唐皇室进献歌舞,演出《南诏奉圣乐》。在此以前,唐皇朝也曾向南诏王赠送过\"龟兹乐\"和\"胡部乐\"。明代实行屯田、移民的政策,大量汉族人民迁居大理地区,和白族人民共同耕耘于洱海岸边。0 @0 q) K/ W. N6 v
    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白族民间音乐和汉、、普米族的民间音乐相互交流,形 成了密切的联系。白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春节、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二十日)、绕三灵(农历四月二十三~二十五日)、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石宝山歌会(农历八月一~七日)、耍海会(农历八月八日)等都是民间歌舞的盛会。白族的民间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歌舞音乐、大本曲音乐、吹吹腔音乐、器乐等。 $ ?/ r, g4 A8 J/ s
  民间歌曲白族民歌有如下3种情况:
9 A# Y5 n, O- }2 j$ a* v( I4 U* i    ①有些民歌比较鲜明地保持着白族民间传统音乐特点,如\"大理白族调\"、\"剑山白族调\"、\"洱源西山白族调\"等;$ n9 K# n+ q3 j3 T' h4 N7 h0 H, R
    ②有些是由于和其他民族长 期交往,在音乐文化上相互交流融合,因此在白族民间音乐语言的基础上,已逐渐吸收融化了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成分,从而形成了具有两个民族音乐特点的歌调,如\"剑川东山调\"和\"山后曲\"等。前者融合了邻近鹤庆县族的山歌音调,并成为这一地区白族及族人民所共有的歌调,后者由于和普米族相接近,歌调中融合了白族与普米族的民歌音调;2 G) k1 d+ |# x
    ③有些是由于白族与汉族长期相处,汉族的民歌在白族人民中也广为流传,如邓川、大理一带的汉调(汉族山歌)、汉族小调(如十二属调、相思调、滴泪坡)等,本文将着重介绍第一类民歌,包括白族调、白族小调、叙事歌等。白族民歌的歌词结构,习?山花体\"。每首歌词皆8句(其中第1句为衬词)或7句为一段。8句歌词的字数是7775、7775;七句的字数是775、7775。有时句中字数有所增减,但都属于\"山花体\"的变体。与歌词结构配合,旋律也由两个乐段组成,第2乐段是第1乐段的变化重复。 . r" t% L) X% d# a7 a0 \9 D
  白族调白语称\"白儿祜\",意为白曲,类似山歌。因各地不同,故常冠以地名,如\"大理白族调\"、\"剑川白族调\"、\"洱源西山白族调\"以及昆明、元江、泸水等地的白族调等。
9 }& R. V8 {# a/ ~; b( L    ①大理白族调。流传于洱海周围地区,可对唱,亦可独唱,分男腔和女腔。男腔是五声徵调式;女腔是五声宫调式。男女对唱中,女腔转男腔时,前调do=后调sol,形成同主音转调(个别村寨男女同唱一调)。用真假嗓结合的唱法。女腔第1、第5句唱词最后一字的行腔往往落在la的颤音上。除此特定颤音外,其他声音均较平直,乡土气息浓郁。如下例:
$ a- f$ T" j2 T7 ?+ w/ A6 K    ②剑川白族调。流传于剑川、洱源地区。曲调质朴、流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亦可作为说唱曲调使用。以真嗓演唱,用龙头三弦伴奏,自弹自唱。音乐是六声羽调式,旋律起伏较大,常有六度、八度的跳进。剑川白族调的结尾常先终止于骨架音mi上,随后,三弦弹奏尾声式的结束句,才终止于主音。如下例:' s/ U8 ^3 G9 r) {  z: Q! |6 a
    ③洱源西山白族调。 9 A/ I9 w& e; z$ ^3 Y$ r8 N# ?) }
流行于洱源县西山地区及云龙县相邻的山区。音乐多为五声音阶羽调式,也是乐段的变化反复结构。男女声均以真声演唱。白族小调与白族调不同之处,在于爱情内容较少,可以在家里、街巷中演唱。如\"泥鳅调\"、\"海东调\"、\"麻雀调\"、\"栽秧调\"等。叙事歌有流行于洱海四周的大帛曲(又称\"花柳曲\"),流行于山区的\"打歌调\"。此外,尚有风俗性民歌、儿歌,哄娃娃调等。
/ z. v& X" |, S5 i  s& t! e( X4 f  歌舞音乐有\"打歌调\"、\"霸王鞭调\"、\"耍龙舞\"、\"耍狮舞\"、\"绕三灵\"等,音乐都较欢快热烈。大本曲音乐大本曲是白族传统曲艺的曲种。其唱腔按传统的说法,有\"三腔九 板十八调\"。\"三腔\"指的是3个艺术流派:流行于大理城南的称为南腔;流行于大理城北的称为北腔;流行于洱海东岸的称为海东腔。\"九板\"指的是9个曲牌,是大本曲的基本唱腔,如正板、平板、高腔、脆板、大哭板、小哭板、阴阳板等。\"十八调\"指的是18首来自民间的民歌小调,是大本曲的辅助唱腔,如老麻雀调、螃蟹调、放羊调、花子调等。/ T) Q5 V7 |& I+ }5 ~
  
/ A8 _$ t! R- G4 @8 p& t    一般由1人演唱,1人弹三弦伴奏。明清时代吹吹腔、大本曲剧本和唱本吹吹腔音乐吹吹腔是白族的传统戏曲剧种,历史悠久,现称白剧。其音乐属于联曲体。唱腔有小生腔、须生腔、小旦腔、摇旦腔、英雄腔、丑腔、高腔、平腔、二黄腔、大哭腔等。主要以唢呐和打击乐伴奏。$ c0 n/ Z6 l) t) O1 }
    器乐白族民间器乐曲主要有三弦曲、唢呐吹打乐、洞经音乐等;此外尚有古曲和竹笛、口簧、木叶等演奏的曲调。三弦曲乐器有龙头三弦、小三弦以及常见的汉族三弦3种通常演奏的三弦独奏曲有剑川白族调、\"洱源白族调\"、\"泥鳅调\"、\"蜜蜂过江\"、\"过山情\"以及曲艺大本曲的前奏曲\"大摆三台\"、\"小摆三台\"等。唢呐吹打乐白族人凡婚丧、庙会、年节、舞狮、耍龙、赛龙船以及在演唱吹吹腔时,皆演奏唢呐吹打乐。乐器有白族大唢呐、小唢呐、过山号以及锣、鼓、钹等。曲很多,经常演奏的有\"栽秧调\"、\"耍龙调\"、\"迎亲调\"、\"拜堂调\"、\"送客调\"、\"大开门\"、\"小开门\"等。此外,洞经音乐也在白族人民中流传较广。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