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艺术及白族艺术天地- n& h8 @6 K ?" F6 E
' o7 ^ _1 X' T
; J" r! p6 v- H3 b+ w洞经音乐 6 p) j0 b' A* n4 |
大理白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生长艺术的沃土。在流传至今的各种民间艺术中,洞经古乐称得上是一块音乐的活化石。确凿的史料证明:大理洞经古乐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兴盛于明清两代,在发展过程中溶入了儒、释、道三教的祭祀音乐,而完善于道家的道场,以演奏《文昌大洞仙经》为主调,故称为洞经音乐。 x4 i0 |# L. T
大理洞经音乐源远而流长。史料记载,公元793年,南诏王异牟寻为表达永世臣服唐中央 皇帝的心愿,组织了一部称为《南诏奉圣乐》的大型乐舞赴长安奉献给唐王朝。唐德宗大喜过望,又给南诏赏赐了一部龟兹古乐。也许从这时起,大理白族的祖先便接受了中原王朝“礼乐治国”的思想。保存至今的下关洞经乐社“三元会”的传谱中,就有“奉圣乐”、“龟兹乐”、“朝天子”等乐章。而“奉圣乐”据传为南诏大乐师张洪纲所作,为当时《南诏奉圣乐》之首曲,曾被作为唐朝的主要宫廷音乐。到了清代,龙尾城(下关)人马恩溥在京城任宫廷教师,听说此曲是由南诏传进京的,学习之后又传回故乡大理,成为“三元会”的传谱。“龟兹乐”的演奏均以弹拨乐器为主,带有明显的古龟兹音乐作风。大理的洞经音乐正是这样广采博收,因而乐曲极为丰富,仅下关民间音乐家李莼先生保存的“工尺谱”就达200多首。迄今各地洞经乐社所演奏的乐曲风格也极其多样:有道家音乐的飘逸,有宫廷音乐的典雅,有江南丝竹的柔美,有儒家音乐的浑厚。在不同民族中的流传又带上当地的民族特色,如巍山的洞经音乐明显地表现出彝族音乐的粗犷豪放,而在广大白族地区流传的又 带着白族音乐的抒情和幽婉。 9 d) ~3 t Z$ U* e7 V9 x/ k4 S
热爱艺术的大理各族人民不仅善于创造,同时也善于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至今活跃在大理州范围内的民间洞经古乐社团多达340多个,仅大理市就有90多个。洞经音乐社团组织多数 以村社的民间宗教组织为载体,形成相对稳定的队伍,如“三元会”、“宏仁会”、“乐善会”等等。有民主选举产生的会长以及相关的执事人等。但入会人员不一定是宗教信徒,更多的是民间艺人和音乐爱好者,包括工人、农民、教师、离退休干部等。近年来也有一些纯 粹的音乐社团,如大理“南雅音乐社”、“下关洞经古乐团”等。在当今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提高的时代,人们富而思乐,追求多方面的文化生活享受,于是,像洞经古乐这样的参与性和自娱性很强而品位又很高的音乐重新兴盛起来,正是势在必然。 2 ^9 n! j# q+ c" I# L1 [7 \9 N
由于洞经古乐起源于某种信仰和礼仪,其音乐形象均在于陶冶人的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 在当今各种渲泄型甚至刺激型的音乐风靡于世的潮流中,它更显得古朴、幽雅,有人称之为“没有污染的音乐”,适应了当代人们反璞归真的审美需求。因而它一旦在公众场合出现,便深受国内外有识之士的赞赏和欢迎。 - q# ]% r6 n3 T& q2 W, ^) x" w
打歌调9 l5 W( S. O. M9 b9 F: s# K
打歌调是在进行打歌时唱的一种曲调,主要有彝族打歌调和白族打歌调。前者主要流行在漾濞、巍山、南涧、弥渡等县彝族聚居区,因地区之异,又略有差别,有用彝语和汉语唱的两种。后者主要流行在洱源县的西山白族聚居区,用白话唱;故称白族打歌调。 , |9 R1 b+ f# q; H, K# t% t! C$ x
白族对歌
: }- s3 f y# ?( _/ U: L白族对歌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白族青年男女也长于用对歌的方式互相表达真挚的情感。但对歌的意义远不止于表达爱情,更多的还是一种知识和智慧的比赛。因而白族对歌不限于未婚男女,在已婚的成年人或中老年中也广为流行。妻子和别的男子对歌,丈夫在一旁出点子“助战”也是常有的事。白族对歌不采取问答的形式,而以内容是否衔接和音韵能否贯穿来分胜负。“歌逢对手”,常常几天几夜唱下去而难决胜负,对歌多半采用白族调,但有些白族地区也流行汉族的对口山歌,称为“汉调”,与白族调交替进行,更有一番动人的魅力。
7 c ~2 U( i6 d$ H4 W8 O白剧- V8 g! p0 d6 K! {
白族戏曲剧种,亦称“白戏”,原名“吹吹腔”,简称“吹腔”。流行于云南大理和怒江兰坪等白族聚居区。据说源于弋阳腔。清光绪年间为繁盛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大量吸收大本曲音乐,更趋完善,始称“白剧”。共有传统剧目三百多出,题材来源广泛。《血汗衫》、《石三告状》、《赵龙观灯》、《望夫云》等在群众中有很大影响。, Q. O# A6 p0 d @0 l% C# d
白族调/ p, R- j1 S2 y# k) ~9 K
白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以三弦或唢呐伴奏,唱腔或委婉或高亢,动听之至。
8 W( N; O6 u, ^1 I% B" v" X白族舞蹈
) ?: h" h% |6 m白族舞蹈白族舞蹈较多,按活动性质划分,有娱乐性、祭祀性两大类。娱乐性舞蹈有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舞、模拟动物舞、兵器舞等;祭祀性舞蹈有羊皮鼓舞、手巾舞、碗箩 舞、耍花舞、灯盏舞、巫舞等。其中霸王鞭、八角鼓舞、龙狮舞流行最普遍。霸王鞭、八角鼓舞多在喜庆节目和传统节目三月街、绕三灵时举行,男女各为双数,男者以入角鼓(八方八角鼓,单面蒙皮,边缘嵌着铜钱和铜铃)或双飞燕(竹板两副,上系彩带,左右手各执一副)为道具,女者以霸王鞭(长1米左右的竹棍,两头嵌入用铁丝穿着的铜钱数枚,柱上纸花,舞时发出响声)为道具,同台演出。舞蹈时,步伐、队形、花样很多,种类有“一条街”、“打四门”、“五梅花”、“金鸡打架”、“二龙抢宝”、“背合背”、“心合心”、“脚钩脚”等。表演时,有单个表演,集体表演,男女交错,旋转对舞,演员随着霸王鞭、八角鼓在身体各部位敲击的节奏,双膝轻轻颤动,肩、胸、腰随之晃动,并用白语唱各种小调,同时还有苗子或三弦伴奏,节奏鲜明,步伐整齐有力,气氛热烈欢乐。龙狮舞,即要龙和舞狮,多在春节和重大节日时举行,先耍龙,后舞狮,随后伴以花灯歌舞。 # u b: w4 C$ @. u
壁画·雕刻·绘画
9 j$ ?5 O1 _: I. z: N" l) V" Z大理的绘画和雕塑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自写土凤”(清高宗弘历评“梵卷”语),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是研究大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云南高原的民族艺术珍宝。我们将要介绍的仅只是诞生于大理名城的艺术作品,若就整个南诏大理国艺术而主方,其作品将更为广泛。如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昆明古幢石雕,以及永昌(今保山市)石雕卧佛,剑川金华山和严明宁将军庙两地的石将军摩崖造像,安宁法华寺石窟,剑川沙溪的兴教寺壁画,甚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博什瓦黑岩刻艺术群 ……等等,都应纳入其中。6 E) u/ f: Q: E6 d2 K7 P
绘画和雕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大理最早的一件雕塑为东不驻时期的青铜艺术品,此件以两条苍龙呈太极图式盘旋为底座,两龙张口合含一柱,柱上绕一蛇上行,柱顶呈十字形。整体由两条龙和十字立柱三个组建构成,可以拆卸和组装。这件艺术珍品是大理市文化馆于1982年在市郊大展屯的一座东汉古墓中出土的,距今至少1700年。这件构思奇巧、造型别致、手法新颖的青铜艺术品,证明大理民族雕刻艺术的源远流长。* ~& R' I c8 K8 s. O$ {
民族文学 8 c, ~( ~$ R6 m% H. e
早在35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开创了“洱海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璀灿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 P5 Z" \+ L% I$ l6 M" l“洱海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0 n3 g; |" H: F0 S一是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一脉相承的历史传统。民间口头文学有广泛而丰富的题材,神话传说洁如烟海,仅《龙神话传说》一书所辑的龙神话就有50个;古人留下的诗文,都有民族风格,如汉字白读的诗,七、七、 七、五(前三句每句七字,后一句五字)的诗文排列格调;音乐,舞蹈,曲 艺,绘画,雕刻,石窟石刻,建筑物彩画,民居建筑,民族服饰,信仰,节日等等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相传至今。 n _; r$ }8 |1 Z) r5 o5 e. O
二是在中原和印度文化影响下形成了新的民族文化。在南诏(唐)、大理宋时期,佛教的传入和兴盛是印度和中原文化传入的重要桥梁之一,进入大理的师僧、释儒和到中原求学、出使的地方名流,都对印度和中原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除文化教育的兴起之外,史学也开始发展起来。元征服了大理,即开始建孔庙,兴儒学,开科取土,教育得到发展。明、清之际,普遍推行科举制,大兴书院,大理成为文人集荟之地,滇西文化中心。晚清一大批有志之士留学国外,追求新学,回国后倡导新学,使大理成为培养人材之地。大理又是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汇集点,历史上就是东南亚各国文化的交织区,从各国的优秀文化中也吸收了不少的精华。
6 M( f& b, j( p' E6 z1 ]因此,“洱海文化”不仅有地方的民族特征,而且是与中原文化交融并含有东南亚各国优秀文化的新的民族文化。6 S$ K" j5 A& ]& T8 P l
</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