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美食大理 ( H# ~& p; I, r8 r+ K4 `" u/ J9 o
都说吃在广州,其实天下美食皆有,而在苍洱之间,以“风花雪月”著称的大理美食则更具特色……7 X. Z% b. t' U' v9 {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此背靠苍山面临洱海的大理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绿色的洱海水产与各种山珍美味就成为了大理人民的美味佳肴。
5 \5 c. p7 f7 o8 s* E 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大理的美食。
' J/ W% J: A g# Y V1 [$ z+ a喜洲粑粑1 w) P, Q8 a; [! \1 F$ B+ L. J! a5 M. P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洲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1 F9 Q$ m2 ]( o( W; r* W c: S& K
喜洲破酥粑粑的制法是将精面粉入盆,注入清水,加入发粉,合成面团。稍饧,在面板上揉透擀成片,撒上精盐(或白糖),抹一层熟猪油,回卷成一长条状,然后分成挤子,擀成圆饼。用平底平口锅刷上菜油置于栗炭火上,待油冒烟时,把圆饼放入锅底,上面盖上烧有栗炭火的平底锅盖,上下两面均有栗炭火烘烤,使饼受热均匀,烤至六成熟室,取下平底锅盖,将饼到翻一次,在盖上平底锅盖,烤至熟时即可食用。成品特色是色泽金黄,口感香、酥、松、甜(咸),油而不腻,冷热均宜,携带方便。1 d) `& X! X+ M& ~' @
~' s& V* |+ E- _ P' n. p$ n) R 喜洲粑粑的手工制作过程 7 F' t; L& x& {" h0 W: G: f$ a7 Z
7 v" m: r: F# c- E
炭火烘烤喜洲粑粑
# T9 f% q# v% i- d2 q5 s+ ~
$ L4 |+ ]! T/ Y4 ~" { { 店铺虽小,粑粑却很美味
7 k0 b6 R# X; @* F4 G, v0 G0 j5 b C * d# \# N D7 p2 w4 x
新鲜出炉的喜洲粑粑
# S1 X* v/ m# c' v* @8 L b
: r7 |6 {$ O+ ^- C 喜洲粑粑很受游客的欢迎
( l5 W- i+ I7 Z# c( I7 t# @. S
5 P: ~2 i1 z3 M8 r6 i/ z, f 味道好自然卖得好 1 F+ t8 x: c1 T- g* ?7 b
+ f- C+ C }- [
“三道茶”5 U @. S$ o) {( o
在白族村子,外人如赶上节期,肯定会被当做贵客受到款待。白族是一个知礼好客的民族,以“三道茶” 敬客,是一种高尚的礼仪。/ S& \) B' O/ }8 _& q8 R
' K! x4 E. G) Q: o4 X9 }" J" g; Z
白族以“三道茶”为敬客礼仪
% c) l3 v7 \* m, |" K T6 S" N
_+ J' X* x2 U 三道茶的形成出于一个寓有哲理的传说:一位老木匠教徒弟多年,临出师前带徒弟 去苍山伐树锯板,干了一天活,徒弟口渴难熬,随手抓了把鲜树叶放入口中咀嚼,苦涩得皱眉咂舌。师傅说:“要学好手艺,不先吃苦头是不行的!”等把木板锯好 ,师傅给徒弟一块红糖,郑重地说:“这叫先苦后甜!”待徒弟出师临别时,师傅递上一碗茶,放上蜂蜜和花椒叶,让徒弟喝下。徒弟咂舌品味道:“有苦、有甜、还有麻辣,真叫人回味。”老木匠高兴地说:“对了!一苦二甜三回味,学手艺和做人的道理都在这里。”从此,白族兴开了“三道茶”,成为喜庆迎客的茶道礼俗。
. O) D9 Y3 {7 C# }9 d 第一道茶,选取较粗、较苦的茶叶装进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冲滚烫的开水。此茶虽香,却也很苦,称之为 “清苦之茶”。第二道茶,加进红糖、乳扇、核桃仁、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第三道茶有蜂蜜和4 至6粒花椒调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还夹带一丝麻辣味道,便是“回味茶”。今天,三道茶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白族人民迎接海内外宾的传统礼俗。
' ?4 x0 Q- z) X ]4 V
# y0 \- s1 t) w( d三道茶顾名思义要经过三道工序
/ K8 k: u0 W. G1 d# Z) Z ( U2 F% P9 ~3 h. `! Z- ^3 h- ?/ x8 E
白族“金花”与三道茶 ; {5 ?8 F' S( j" y$ O; r
- S! [ a/ j( R/ \3 C$ h, n 泡茶的通常是“金花”,“阿鹏”只能在旁边偷看 ! {' {% H+ J( `+ U' f; ^/ }
# b ?$ d% G1 f/ T/ Y" k- R3 s( ^
客人来了,快上茶
' o2 Q/ r+ X* g _0 E$ d
3 `/ F$ _4 P3 N A汤色清亮的三道茶
) A$ M. @; Y2 a& ]- m & i- n+ {- {3 w
砂锅鱼
3 x N5 k; K' o. m( w8 |: Z 砂锅鱼,是大理宴席上的主菜,它以独特的炊具和丰富的配料进行制作。先将洱海所产的净重1—2公斤的鲤鱼用油煎过放入砂锅内,注意鱼头、尾应露在锅边,再加入鸡汤、鸡肉、豆腐、火腿、香肠、海参、鱿鱼、金钩虾、肉片、排骨、腰花、猪肝、肚片、肉丸子、蛋卷、猪蹄筋、冬茹、香菇、香菌、木耳、笋片、玉兰片、黄花菜等28种鲜、腊配料,以及姜、葱、胡椒、味精、精盐等调料,置于火炉上烹炖。
# m1 Y2 V/ C) y6 y 烹调时讲究配料比例、刀工,并十分注意工序、配料及火候。吃时,趁沸涨砂锅端上,锅内还沸腾,香味扑鼻,色彩美观,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大理富有地方特色的宴客佳肴。
9 Y" H7 r. C# V4 g, a 大理砂锅鱼与豆腐煮鱼、冻鱼,称为大理的“一鱼三吃”,享有盛名。
) ~1 P3 f+ v; v( M& K: I" O! Y' y大理砂锅鱼典故
0 B1 @% u1 \* t 这道名菜相传于一则轶事:昔日大理城有家饭店名叫“山海酒家”,生间意十分兴隆。店里有一个名叫张小三的跑堂,每天把有钱人吃剩的菜,装在砂锅里带回去。有一日,一富商在店中大宴宾客,张小三照往常将剩下的菜带回家中,正巧家人从洱海里捕到一条鱼,便把鱼剖洗干净放进砂锅同煮,全家人吃后都觉得味道格外鲜美可口。于是,张小三茅塞顿开,自办了专卖砂锅鱼的饭店,结果出了名,砂锅鱼从此成为大理白族的风味佳肴。
' c$ _8 I5 e" `, T* f+ W4 Q ~ @酸辣鱼" {% U9 T! Z: [. X9 e
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大理洱海,不仅风光秀丽,而且鱼种资源十分丰富。白族自古以来喜爱食鱼,对鱼的吃法和烹调技术很有特色,酸辣鱼便是其中的一种。/ @1 Z/ N% x/ h/ S
其实,酸辣鱼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在大理民间,几乎家家会做。具体制作方法是:把活鱼去鳃和内脏,待锅里的油沸后,把鱼放火锅内,加入水,放入葱、姜、干辣椒面、食盐,滴入适量酸醋,加进嫩豆腐,然后用猛火煮沸后,再用文火慢煮。酸辣鱼的特点是,佐料放得特别重,鱼汤味浓且咸,吃到口里又酸又辣,绝无半点腥气,有回味鲜甜感,是白族待客的一道美味佳肴。而酸辣鱼之所以闻名,主要离不开大理洱海的鲫鱼、水、白木瓜。只有这“三项指标”绝对正宗,那这道菜的味道才可能绝对可口。
# c* X" l: B6 ?* L: W 酸辣鱼,第一吃的是酸:白木瓜的酸夹着木瓜特有的果香与微甜、辣,使得酸辣鱼有无尽的悠长回味:要说第二,那当然吃的就是干辣椒面与糟辣椒搭配而成的辣和酸了。活水煮鲜鱼,吃起来绝对地爽口。$ O# A( e! t% f0 Z4 R$ ^; g
雕梅
' q0 ^# r" N* H+ m6 i+ Z% K* R" k0 K9 x 雕梅是白族传统名特食品。据史书记载,远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制作工艺是以盐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盐梅浸泡,取出凉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轻轻压启成菊花状,锯齿形的梅饼,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许食盐,以去梅子酸味,然后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红糖、蜂蜜浸渍数月,待梅饼呈金黄色时就可从瓶坛中取出食用。雕梅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带甜,沁人肺腑、生津解渴、开胃提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份,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食品。
" w) o o0 P* i% N 鱼!有咸水鱼、淡水鱼之分。好吃的鱼呢,也有许许多多。但如今,生长在无污染、且又不吃饲料的淡水鱼已不多了。想吃味美鲜香的淡水鱼,那就到大理去吧。那里有一道传统的名菜--酸辣鱼。只要到过大理的人们,谁都会记忆犹新。 ' W1 p/ r) m# F2 }& j0 S- p- K
其实,酸辣鱼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在大理民间,几乎家家会做。而酸辣鱼之所以闻名,主要离不开大理洱海的鯽鱼、水、白木瓜。只有这“三项指标”绝对正宗,那这道菜的味道才可能绝对可口。
: _( T9 c6 b2 m 酸辣鱼,第一吃的是酸︰白木瓜的酸夹著木瓜特有的果香与微甜、辣,使得酸辣鱼有无尽的悠长回味︰要说第二,那当然吃的就是干辣椒面与糟辣椒搭配而成的辣和酸了。活水煮鲜鱼,吃起来绝对地爽口。
$ P: |7 |7 k0 D) x 如今,要吃到真正的洱海鱼,你还得到大理的金海湾大酒店,因為该酒店坐落在洱海之畔,周围都是渔村,订购洱海鱼非常方便,你只要到金海湾大酒店,绝对可以一饱口福,吃到大理有名的酸辣鱼。0 w9 G) }+ i% x6 `
大理处处有梅子
! ^/ D% U6 x; f& ^5 m0 M
5 n R& R6 j# |- t雕梅就是用这样的梅子雕刻而成 / w6 R# y3 C) {3 q, M5 L3 s
雕梅既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美食,又是精心雕琢的手工艺品。洱源县素有“梅子之乡”的美誉,当地白族姑娘大都从小就学制作雕梅,因此这项手艺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当地风俗,在她们出嫁之前,呈献给婆家的见面礼,就有一盘精心雕制的雕梅。新婚之夜,新娘要“摆果酒”招待宾客,雕梅的制作技艺和味道如何,便就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话题。文人墨客也以雕梅为题写诗助兴,如有一首赞誉雕梅的诗赞道:“小小青梅上指尖,巧手翻作玉菊兰;蜜糖浸渍味鲜美,疑是仙葩落人间。”' D, ~0 G, r+ N
! C6 |- G0 j, z3 W }$ B1 N 如同工艺品一般的雕梅' {& r3 Y f+ _* E+ g
雕梅好似菊花0 e% @% R- T, n2 y% w9 M
炖梅6 ^- H- t6 K' {9 ]: x
又称“黑梅”、“煮梅”。它的制作技艺是以苦梅作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1月-2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停火食用。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8 I! B) k; r. r& o# x' g8 Z) R 炖梅,白族人民用来做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比醋精还要酸。炖梅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一剂传统中药,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疾,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对清毒、生肌均有疗效。又是夏季解暑饮料,加糖冲释后味道香醇、解渴。是大理白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独特名产。4 E4 u1 [; v% l* Y. u) c0 P
3 g8 D3 f N7 z' m
大理白族地方独特名产——炖梅3 _4 m9 v E' y5 ~! t- t4 Y
4 f9 _" J+ p* d鹤庆米糕
8 j9 s- E7 B: ?3 a9 k1 Y0 t 鹤庆米糕,制作精细,分干糕和水糕两大类。
; _% b1 O" ^7 g1 X8 X4 z 制作干糕先将上等白米泡软后,压磨成粉,然后用薄荷、橙皮汁加红糖将粉碾细,用细筛筛入甑子内,再用薄刀小心划成2寸、高1.5寸,厚0.5寸的小块,用大火蒸熟。7 ^. c. t% x- ^8 ^, V* W6 ~
水糕,是高粉制成后,加百分之一的糯米面,蒸发亦如干糕,但不加糖,待糕蒸熟后在把红糖撒在上面,待糖蒸化后在撒上芝麻或苏子而成。" T, e0 V+ K3 w- R' l9 M
干糕,又以喜庆干糕为上品,喜庆干糕又分夹层糕和色糕两种。夹层糕呈菱形,比普通干糕稍厚略大,中有红糖、薄荷、橙皮、枣泥、龙眼的混合夹层;色糕呈正方形,中间有红色腰线,表面为红色罩面,红白分明,质细而美观。; Y+ ?* Z% T$ w" B Q
蒸米糕若用于待客时,表面加红糖、玫瑰糖;用一祭祖供佛时,糕面须插鲜花。每年清明时节,青蚕豆成熟上市,在米面中渗进豆米粉,糕成绿黄色,食味更佳。这种青豆米糕,多用作上山扫墓和招待佳宾贵客。
4 @3 W8 @0 K; h乳扇: J* s, ~5 v0 X! D$ P! R+ t1 C' M
大理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牧草丰富,适宜发展养殖业,当地居民几乎家家养乳牛,户户飘奶香。充足的奶源为制作乳制品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乳扇就是用本地乳牛的奶制作而成。 9 x/ N! q7 w5 }' `' D
乳扇制作方法是先将“酸水”加热后,再舀入鲜奶轻轻摇晃,凝成絮状,再用竹筷摊成薄片,卷在竹架上风干即成。因形状如斜扇,故名乳扇。
" N, }# ^* x3 }8 r s9 d 乳扇不仅独具风味,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物质,还有调和气血、安神养心、健胃补虚等功用,是增强体质,促进人体健康的佳品。3 C3 L- `) d$ u+ A* U0 O
乳扇的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煎、蒸、烤、烫、烩、炸、煮、炒皆可。用乳扇配以其它肉类蔬菜,可以烹制成令人耳目一新的各种乳扇系列食品。乳扇也可生食,往昔滇西崇山峻岭不通公路,运输靠马驮,赶马人常带乳扇、红糖,作为疲乏时的充饥食品。凡到大理旅游的诲内外宾客,都会以品尝乳扇为快。! e4 k+ h+ h4 ]7 ?; l
桃仁夹沙乳扇是白族风味菜。将乳扇回软,去掉扇耳,摊开。把桃仁用 沸水烫后去细皮,下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将洗沙、白糖、玫瑰糖、火腿末入碗拌匀。鸡蛋液加水淀粉成蛋糊,制成蛋松。乳扇铺在墩上,摊 上洗沙馅。锅上火注入油,烧至三成熟,用筷夹住乳扇,边炸边滚至筒形,呈淡黄色。桃仁夹沙乳扇,酥脆香甜,奶香异常,富于营养。7 R6 ^* U2 n: n( s' l
O% ?( ^5 F, M3 q$ h$ a0 R
牛奶做成片片卖 ; F) K7 U! ~4 u8 b z& ?& K$ X
海东雪梨
a1 j6 [$ A- E) g 大理雪梨主要出产在洱海东岸的海东乡一带,故传统上称为海东雪梨。海东区域内栽培雪梨树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远在大理国、南诏国时期,每年梨熟时节,各地方官员都要选上等雪梨作进贡果品,上贡给朝廷。6 x* ^9 Q$ M8 L) ^) ~
相传宋朝年间,高僧宝珠和尚到鄯阐城(现昆明)讲经,曾把大理雪梨树苗带到昆明呈贡一带栽培,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人们为纪念这位宝珠和尚,就把引种的雪梨称为宝珠梨。所以,现今昆明一带有名的宝珠梨与大理雪梨同出一类,果型、味、色基本相同,只是大理雪梨因气候、土壤因素比宝珠梨更甜、肉质更细嫩一些。/ G. I5 g' S$ B) v$ D4 ^) d3 g: b* C) U
每年八九月份是海东雪梨成熟期,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经贮藏一段时间皮色由绿色转为黄色,晶莹透亮。熟透的雪梨皮薄、肉质雪白细嫩,汁多香甜,咀嚼不留渣滓,含有丰富的苹果酸、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 B 、维生素 C 等多种营养成分;有生津止渴、润肺消咳之功效。
3 F9 |) n, }; t, O- _ 农历八月八日是大理民间传统的耍海会。这一天,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洱海划船游玩,不少人横渡洱海到海东,在梨树下歌舞野餐品尝雪梨,情趣盎然。现在,海东雪梨在栽培数量、质量上得到较大发展,年平均产量达 60 多万斤,最高年产量可达 150 万斤,已成为海东乡一项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
; b& M) V8 l; }6 z- x5 e- |( p漾濞核桃3 O& w1 s% q; ]2 Z/ {
清代安微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说:“核桃以漾濞江为上,壳薄可掐而破之。”2 n1 x" f; q: W) L
漾濞县在大理县西部,以盛产核桃著称。如果你到漾濞山区彝族家中去做客,他们一定会用当地的传统食品核桃蘸蜂蜜来款待你。这是一种润肺化痰、香甜可口的食品.漾濞核桃果大、壳薄、仁厚、味香、出油率高,是我省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0 o& e: u% a& A6 W$ U) y
% _; |; E: \- l( t3 `/ b漾濞的核桃刚刚挂果
3 A3 `) V$ T/ y) a' v) j7 \# e 漾濞山区满沟满岭都是青翠茂密的核桃林。核桃树粗壮挺拔,有许多百年老树。平坡有一棵核桃树,两米围,亭亭如盖,占地达半高,一般年产核桃两百多斤,可榨油近70斤。这棵树被称为“核桃王”。 核桃仁含油量高,可榨油,生熟都能吃。大理一带传统的节日食品,如春节的元宵、中秋的月饼,都以漾濞核桃仁作馅,香脆甘甜。漾濞核桃也是馈赠亲友的一种礼品。
9 B- ]; f- |$ |& C( U5 j8 c% p海菜5 t# f/ N/ R8 L4 k3 E4 X/ D* @
海菜属绿藻类水生植物,产于大理洱海。清嘉庆吴其睿《植物名实图考》载:“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序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开则出水面,三瓣、色白……人摘其茎叶食之。”海菜茎长四、五尺,软脆,粗细如绳,茎须开花,有苞,每苞开花四、五朵,四瓣,色白,故又名海菜花。
2 z+ n/ p7 s7 M% v+ K9 F J
% l O$ R/ ?( T. {; a 洱海特产——海菜 . X* O0 y) \( {0 h& [" E- m9 k5 Q
海菜打捞出海后用清水洗净,连同花苞、茎叶与芋头煮汤,称为“海菜芋头汤”,清爽可口,是白族人民经常食用的一道名菜。海菜在洱海水面成长、漂浮,白族民歌里常引喻四处飘泊的人生:“大理海子无根草,不飘不落不生根”,指的就是海菜.
1 L7 x& ?" z# s5 t7 }$ M2 |
9 }# Q3 @0 Y9 F! I! c 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 j! O [& I. q7 r
# c4 {6 j! ^& Y4 T7 L
火烧猪肉. k# a" a$ e1 r! @
火烧猪肉是大理、洱源等地区白族人民杀猪吃肉的一种奇特生活方式。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白族人民都要杀猪吃肉,其宰杀肥猪方式独特。方法是把肥猪宰杀后,在水井边用稻草或表杆烧烤肥猪,一人用簸箕煽风,以风助火,一人用两根棍子不时地拨动稻草,让稻草火将整个肥猪烧成焦黑。然后用井水冲洗猪体,并用杀猪刀将焦黑的毛皮刮去,经过刮洗的肥猪整体呈金黄色,并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味。最后进行开膛破肚,将肥猪分割成若干块,待烹调食用或胞制成腊肉待食。这就是白族人民的“火烧猪肉”。吃味清香爽口,没有汤煺猪肉的腥味。5 k# y+ V+ P) }6 G/ a" u7 K% K
白族群众还有吃生皮的习惯,即将火烧猪肉(多用臀部和后腿皮肉)和猪肝切成细丝,以葱、蒜、芫荽、炖梅、辣子面、酱油等为佐料,调蘸而食。此吃法民间称之为“吃生皮”。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历史悠久。吃生皮容易引发旋毛虫等寄生虫病,卫生部门禁止此种吃法,提倡火烧猪肉还是要炒吃煮吃。在卫生部门的宣传倡导之下,吃生皮的习惯在逐步改变。民间吃生皮,一般都先将火烧猪肉提交卫生防疫部门化验无寄生虫卵后,才食用。0 w4 T" q- E3 g
绿色环保提示:敬请各方游客在大饱口福时,注意保护云南动植物王国的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以及环境保护,并尊重动物福利……
; N# H8 t/ R# X7 B</p>[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