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会不会危害双眼
手机辐射会不会导致白内障?国际上已有科学家提出过警告。浙医二院的最新一项课题表明,至少从目前实验数据看,问题不大。它的危害是不是现有技术还难以验证呢?课题组说,也许是的。这项课题由浙医二院眼科中心完成,是世界上首个有关低强度微波辐射对眼睛危害的系统研究。它用不同强度的微波辐射兔子的眼睛,发现辐射强度超过5毫瓦/平方厘米时,兔眼出现白内障前兆病变。
这项研究成果已在《微波新闻》《分子视觉》等著名国际学科杂志上发表,希腊的《世界科学杂志》还邀请姚克教授作专题演讲。课题组最近又开始研究低强度微波辐射的遗传毒性问题,看看受辐射的母鼠生下的小鼠眼睛是不是健康。这个课题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但这个“5毫瓦/平方厘米”,比手机辐射强度还是高出了许多。环境电磁专家认为,手机通话过程中辐射值一般在0.02毫瓦/平方厘米-0.2毫瓦/平方厘米之间,待机时则低于0.003毫瓦/平方厘米,辐射最高值通常出现在与网络最初取得联系的几秒钟。这样看来,手机辐射的最大强度不及实验中兔子所受辐射的1/10。
那么,是不是说明手机辐射对人体没有危害呢?课题组成员、浙医二院眼科中心姚克教授说,“有些更微观的伤害要等科学进一步发展才能逐渐被发现”,而且微波还有积累效应。
这项课题推翻了美国的安全标准。课题组设定了两个美国人认为安全的辐射强度,10毫瓦/平方厘米和5毫瓦/平方厘米。实验显示,在10毫瓦/平方厘米的电磁辐射下,4小时后兔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坏死直接导致白内障。而在5毫瓦/平方厘米的实验强度下,4小时后发现了导致白内障的潜在可能。这些实验结果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和分子水平上也得到了证实。 过去的研究表明,幅度强于100毫瓦/平方厘米的微波辐射会直接导致白内障,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以这个阈值的1/10即10毫瓦/平方厘米作为安全标准;1982年又降为5毫瓦/平方厘米。但浙医二院的这项课题证明,所谓的安全标准并不安全。
如何看待手机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