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再版,贾平凹与文艺评论家共忆《废都》

0
回复
66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0 23: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禁再版 贾平凹与文艺评论家共忆《废都》
   在著名作家贾平凹《废都》被有关部门解禁、获准即将再版的时候,评论家谢有顺与贾平凹一起回忆《废都》。以下为二人对话实录——
  谢有顺:《废都》事件过去十年有余了,可以肯定地说,这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不单是这部作品引发了争议,关键的是,由这部作品还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盗版问题、批评问题、宣传炒作问题,作家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都通过这部重要的作品引发了。
    贾平凹:说起《废都》,它已经过了十年有余了。这本书当时在文坛上引起的争议,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而且引起的社会波动也是最大的,当然带给我个人的灾难也是最多的。《废都》的阴影直到现在还未彻底消散。它的好处是扩大了我的读者群。十年来,盗版从未断过。盗版不断,被争论不断,评论不断。《废都》出版时是两个印刷厂同时印的,一家印了25万册,一家印了20万册,这是最正规的近50万册。书一出来,购书的人多,好多省的人开着车,带着押车的,现钱去买。出版社一看印不出那么多,就卖版型,有六七家,允许你买回去印,这些厂家差不多都以10万册为起印数。这样,正式的和半正式的出版数是100多万册。后来谁也无法控制了,盗版全面爆发,两年之内,据了解这一行当的人统计,大约正版、半正版、盗版加起来有1200万册吧。
  谢有顺:《废都》可以说是媒体时代的经典个案,在这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媒体、出版社、批评家、盗版商、流言,这几方面奇怪地混合在一起,制造了一个盛大的神话事件。我一直认为,《废都》的意义不仅仅是在文学上的,它在文化传播史上,也起到了小小的标志性的作用。
  贾平凹: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运,一本书也有一本书的命运,《废都》一出版大量的是正面的评说,后来风势一变,有人仍坚持自己的看法,有人就不再说了,也有人观点截然不同又变了,各人有各人的生存环境,这我理解,一些领导也是白天不能来看我,晚上来。这期间,传来两个信息,一个是北大的季羡林先生,季羡林先生是泰斗式的人物了,今年九十多岁了吧?
  谢有顺:当时八十多岁。
  贾平凹:他说:二十年后,《废都》会大放光芒。消息传过来,我不信,别人更不信,有人还去北大问过季先生,证实了一下,季先生还是那么说。另一个是从深圳传来了话,是说马原很推崇《废都》,给予很高评价。马原是前卫小说的代表人物。这一南一北,一老一少的评价,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很多欣慰。
  谢有顺:性描写是《废都》引起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你玩了一个花招,有“此处删去多少字”的框框。我想趁这个机会请你说一说,那些方框究竟是写了确实被删了,还是没有写,纯粹是一种出版策略?十余年之后的今天,你可以说出此中的真相了。
  贾平凹:在当时,写到了性,为什么写性,一是塑造人物的需要,庄之蝶为了解脱自己,他要寻找女人。二是从写法上考虑,全书四十多万字都是日常生活,写到吃饭可以写四五页,写喝茶可以写三四页,白天的烦事都写了,晚上的事总不能一笔不写呀,这就必然牵涉到了性。在写性的过程中,实写一部分后,就没有再写了,因为我也得考虑国情嘛,只是觉得稍微多写一点罢了。而将未写出的一部分以框框替代。后来稿子给了出版社,他们又删了一部分。实际上,现在书上括号内的删去多少多少字数已不准确了。十年来,好多人都问这个问题,今天就如实交待了。
  谢有顺:《废都》再版,我想不会再围绕性这个问题发生大的争论了。这说明中国社会确实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