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最新技术和环保技术解读

0
回复
299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5 09: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拥有雅阁、思域、CR-V等数款经典车型以及日本的第三大汽车制造商,本田的成功自然是离不开强大技术实力的支撑。而如今汽车技术的发展不断以节能减排、环保和安全为标准,因此为获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本田对于新技术的探索和开发也是不遗余力。特别是在节能环保以及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本田已经走在了前列,其混合动力车的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100万辆。为保持竞争优势,本田为未来的竞争储备了哪些最新、最先进的技术,它们都有哪些亮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
7 L$ n, V2 i" G</B>% [$ [# a7 w/ |$ i1 n9 D
三种不同模式的油电混动系统</B>/ B. X8 x  v' }

& U+ M7 k) |  ~$ G! A$ V本田发布了三种不同模式的混合动力系统' r) c" Z1 ^0 c  R  p, v  \$ w
本田目前所应用的IMA(Integrated Motor Assist)油电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了并联式设计,也就是说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来源、电动机只提供辅助作用。而最新的三种模式都采用的是电动马达与发动机分离的形式,两者都可以作为车辆的动力来源,技术上更为先进。这一变化似乎也意味着IMA系统将被本田所抛弃掉。% k* M$ S9 O6 P3 F8 h; g1 Y0 c
1.单马达运动油电智能双离合器动力:适用小型车4 ?+ a3 ^: s, U& N
单马达运动油电智能双离合器动力系统由一个电动马达、1.5升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以及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组成,能够极大的提高动力系统的燃油效率,相比传统的单电动马达油电混合系统节能30%。它的这一特性意味着将会主要应用到本田未来的小型车上面。
# Z) e8 s0 s8 r: D2 `  {- \

; `' U1 l4 `7 l! v6 z# P' N
单马达混合动力系统将广泛应用到本田的小型车上面

: v$ a- V# u. H9 |3 G& l在加速行驶过程中,电动马达与发动机共同作用,以满足动力需求。而在高速巡航时,变速箱的离合器则与汽油发动机接合,为车辆提供稳定且充沛的动力。在起步阶段或是中低速情况下,这套系统则切换至纯电动模式,这时变速箱的离合器与汽油引擎分离。/ t, E* F5 q+ R9 U
2. </B>双马达运动油电智能动力:适用中型车
" q1 u% U8 w* I5 [5 Q& w' g3 F
& y6 N6 t) B# N/ e, P7 A) s- l
第九代雅阁PHEV插电式混动车采用了双马达运动油电智能动力
- n* D+ b6 p0 k+ J
双马达运动油电智能多模式动力系统已经出现在最新的第九代雅阁PHEV插电式混动车上面,它由发动机、两台电动马达、CVT无级变速箱以及锂离子电池组组成,它能够应用到Plug-in插电式油电系统或者一般的油电混合系统上。与其他油电系统相似,这套系统能根据锂离子电池组的电量和驾驶需求,在纯电动模式、发动机模式以及油电混合模式间进行切换。2 T/ ]9 v0 \  S! g, i8 j  s* }  G
3. </B>三马达运动四驱型油电混合系统:适用大型和运动性车
$ P* O# z9 D+ }1 m* B. k三马达运动四驱型油电混合系统未来将应用到本田的高性能车上面,换代NSX有望成为首款搭载这套系统的超级跑车。在前置发动机的车型上,三马达运动四驱型油电混合系统由3.5升V6发动机和7速双离合器变速箱为动力核心,三个电动马达中的两个配置在后轮轴的左轮与右轮上,负责对左、右车轮进行扭力分配。而根据弯道的不同,电动马达还可以对内侧车轮进行动能回收,同时增加外侧车轮的扭力输出,极大的提升车辆的弯道动态表现。
4 e4 H. ]# Z9 e, b( ~  j

" h. `% z5 G1 W0 v$ [4 i$ J' f
三马达运动四驱型油电混合系统将会应用到本田的高性能车上面

- w1 y- c9 s1 m5 @  x" m另外一台则与前轮轴上的变速箱结合,实现四轮驱动的效果。而对于中置发动机的新一代NSX来所,电动马达则会配置在前轴,从而实现更好的前后配置。本田表示这套系统的动力表现能够媲美8缸发动机,而油耗却只相当于4缸发动机的油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投稿

x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