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最早接触“大理”这个名词是缘自老电影《五朵金花》,金花和阿鹏那动人的爱情故事,以及“大理三月好风光”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歌,无不让我迷恋上这座遥远的云南古城。金庸先生笔下风流倜傥的段誉和神秘的大理段氏更让我对这座古城有着一探究竟的冲动。多年后,这个夙愿终是实现了。
' Q4 S/ e) U6 X6 R, @4 c由昆明南窑客运站始发的长途车沿着昆大高速一路向西,窗外疾驰而过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随着海拔渐渐升高,一片片云朵也仿佛触手可及。湛蓝的天空,纯白的云彩,以及翠绿的农田,组成了一张张类似XP风格墙纸的画面,让人自然而然的产生出一种莫名的激动。于是手上的快门频点,仿佛要把这些美景无一遗漏的收入行囊之中。四个多小时的行程也不再漫长,转眼间汽车已驶入了大理下关车站。
\2 K$ X6 i/ k9 V8 L这次云南之行来得匆忙,对于如何从大理新城到古城一无所知,于是只得伸手拦下辆出租,司机开价40元,大约13公里的路程。汽车一路向北,左侧的苍山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右侧的洱海广阔湛蓝,在夕阳的掩映下更是微波粼粼,景色如诗如画。- D' O& r) e" n8 g5 ?6 r
- z" n' T3 ^/ P* u# Q9 f' S. ~7 B5 N, I
2 T2 E- x4 N% ?; v洱海形似人耳,南北长,东西窄,是一个高原淡水湖,也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属澜沧江水系,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镇。它如同一面纯蓝的宝镜镶嵌在大理古城边,采纳着日月的精华,恩泽滋润着这片美丽的土地。
6 ~/ y7 _, h5 l: h) Z- D* r3 L! B1 P9 E7 g; \/ o; c6 b& t
2 T/ z2 \/ e! s& O7 D- p" D, U
% @; P3 _( E% X7 g$ }+ |出租车把我放在了大理古城的南城门,南门上的两个白底金字“大理”在夕阳下格外醒目。一入城门就见一条大街笔直的向前延伸而去,沿着这条复兴路可以一直走到古城的北门。我却不急于向前,而是花了两元钱上城楼看看。
0 j* s [; v. m, U+ j6 l$ [
, x6 W. I3 c; z+ N5 d1 T. m
# |- g7 r, R- W0 @. }
2 c2 u5 d; h# m4 c, P0 n9 x" R站在城楼上,西面的苍山和东边的洱海都清晰可见,向北望去更是一眼望穿古城及至北城门。古城并不大,但在苍山的怀抱中却别有一番味道。3 ]8 M% m3 K; O2 X( o
4 t. @: C7 S4 j% v$ U
$ A* d# F& o' v" X& m
X4 j, Z, s; \5 J大理古城,延续了唐宋遗风,把清冽的泉水从苍山引入城中,穿街绕巷,从一家家门前经过。
/ M3 o5 O4 v$ k$ n. [0 x7 Q: T路边尽是些小店铺,耳边不时传来动听的葫芦丝曲。置身于古城中,望着远处的山雾缭绕,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古代,身边擦身而过的尽是些侠女剑客,自己也似变成了那潇洒的段誉在此悠然自得,闲庭信步。
% o. t0 |6 a, L/ u. L. H2 l) t4 a r* A: q, w7 \* ?
2 T! Y* g* g2 \# l$ d# R5 ?; \/ a2 L
( Y: ^. ^; w8 C) [古城里卖的最多的吃食,要算是烤乳扇了,“云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卖”,这么有名的广告语怎能不吸引远来的游客驻足停留呢。要了一片尝了尝,果然奶香浓郁。
' \( U4 ]! y6 o; @" y8 ^& K* P2 [! I+ ?: X5 R) _
/ W6 {$ p1 F: k6 L6 b8 N
9 ^, F! c& o1 U
再向前不远就是五华楼了,古时的五华楼是官方聚会宴请贵宾的地方,高达五层,可容万人站立。它最早建于南诏时期,元末明初被毁,明初重修,后又几次焚毁几次重建,走过千年沧桑。现在的五华楼是1998年重建的,是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四层建筑,下面的一层为台座,上面的三层为楼。
. p) L6 ?0 J9 U. g! `! W# ?, S; p K: C
$ P8 m$ j* ]" J8 s$ ~% j: v( b# }2 C
穿过五华楼不远就是古城著名的酒吧街“洋人街”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之后,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古城护国路西段的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如今,在古城各个版本的地图上“护国路”这个名字早已不复存在,“洋人街”已经成为其家喻户晓的代名词。
) f4 e# ^* K% b% }! t" W% F
" O* |2 F. G+ W% [9 A$ z$ g$ W# P* G) G9 d) E2 E
$ @; c; C, ?5 W
漫步在洋人街上,各种皮肤的游客摩肩接踵,各国的语言此起彼伏,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不仅是今日古城的繁荣和开放,而且,似乎就把握到了大理文明进步的脉搏——开放和包容的大理,一直就没有停顿过这种吸纳和创造。
2 P. _* T% a r2 E4 E4 A# R/ E6 A; C* k# U! Q
& B8 L3 u$ n2 }$ K; I M2 S! }: R( l# J/ ]. L" @
早在汉代,大理就同中原,印度交往密切,是通向印度的重要的中转站。汉武帝在此设置叶榆县,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设县的地区。5 L- E4 I0 e* F6 m
8 a7 b. o- Q6 Z& a+ L
|3 B! G7 c4 g+ s7 W9 g
1 ?% I. f' r5 t9 p* d( o: z大理古城从公元1382年兴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600多年来,虽然它偏居西南边陲,但明、清至民国,它一直是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各国进行文化交流、通商贸易的重要门户,加上大理向来与汉族交往频繁,甚至杂居着很多汉族居民,因此无论是语言、宗教、建筑,还是民俗、服饰等等,都呈现出一种以汉文化为主导的,融白族文化、印度文化、东南亚文化等为一体的多元文化特征。
" F* a2 J& C6 B4 `& H9 l7 J& E; s( p
8 k5 J# w! M1 c M" s
) g# S( f; T) C) E) G$ J+ C# f3 R6 e7 Z8 w
如今的大理古城更像是一个客栈,游客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偶有些乐不思蜀的就干脆舍弃了本来的生活,在此地落了根长住下来,这里又何尝不是他们心中的“桃花源”呢。心念至此,顿觉天色已晚,也该找个地方休息了。出行前匆匆在携程上抄了几个客栈的地址,正好一家“兰林阁酒店”就在附近,由复兴路向东拐上玉洱路没多远就到了。酒店大堂古香古色的,房间也干净,于是便定了一间住下。
- ?& i6 [8 x/ W0 \" S! T% N+ h
6 u; a# i* o& _& K, }$ y
$ R ]3 G `) i- o
放下背包就出了酒店寻找吃食,玉洱路两旁的餐馆极多,一家家的向前逛去,发现复兴路和玉洱路交叉口东北角有家米粉小店生意极好,食客坐的满满的,想来味道也是不错。北边不远处就是大理电影院,电影院前有个不大的广场,当地人饭后都在这里跳舞,聊天,好不热闹。
8 f% f w$ @* G0 I$ i- ?3 K! K$ M6 t: g9 i
x. q5 X1 g2 J! A) ?& x
7 _5 k. E, g6 h4 s9 O6 @2 j广场边有个小摊子卖着“烤饵块”,饵块为云南特有,一般为香米制成,这里是把饵块擀成圆形薄饼的样子,食用前先在铁筛子上烤一烤,把一面烤得微焦后,在里面抹上辣酱,甜面酱等6,7种酱料,再撒上当地特有的泡菜等配料,卷起来食用。要了一个尝尝,味道非常好,还可以把烤过的火腿肠和油条卷入其中,也是别有风味,类似于春饼的吃法。$ [( T! v7 D) K; ^$ H
% u5 [/ d0 r% ~7 [
# ^ \* _# j7 J) K; D' c1 q8 Z
2 c& l6 K! Z/ u' {在大理,饵块除了烤以外,最常见的就是炒饵块。把饵块切成寸方小薄片,加火腿片、酸腌菜末、大葱、韭菜、豌豆尖炒制,吃起来香甜浓厚,咸辣醇正,集中体现了滇菜的情致。最出名的炒饵块要算是云南腾冲的“大救驾”了。相传,明永历帝逃亡的时候,逃到腾冲这一带时,已经饥饿交加,当地一家好心的农户,为他炒了一大盘饵块,此时,永历帝才发觉原来世界上竟有如此美味的食物,回味之余,感慨:“救了朕的驾”。于是,大救驾便成了腾冲饵丝饵块的代名词,名声不径而走。
; v$ w) W1 k% z# r9 j: Y1 s. r; C+ F" k4 ~' f, q6 o J) f) t
5 I& r$ M& n# p" x2 l% c! L0 `7 w) V6 E0 ]( ~4 F
兰林阁酒店的房间很不错,只是入住的旅行团太多,清晨就开始吵吵闹闹的退房了,睡得很不踏实,于是也就早早洗漱出门了。
# Y# Y6 z6 U9 C- N6 h1 s k; t
! c6 ?6 L& I0 V4 R% M1 A D! p% l8 v* v6 K- l$ V1 e
; r m( L1 [5 g# m1 s$ Z, ~
今天计划着看看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崇圣寺三塔。还是沿着复兴路向北走,不多时就出了古城北门,由北门向西就走上宽敞的滇藏公路。过了桃溪桥不远,在公路西侧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面寻到了三塔倒影公园。据旧版的《云南行知书》上称:三塔的倒影只能在这里拍摄,公园门票五元。上前询问得知,这里只出售120元的崇圣寺三塔联票,并不单独售票。公园座北向南,背靠三塔,园中一池不大的潭水,三塔的倒影清晰印入潭中,倒是一个拍摄三塔的好角度。% O7 H$ w3 F( T- p# g
' ^8 W) _- [ g* |. N# V% x
& g1 g; e5 T+ ^$ ~, v& m) S, V5 q- A J3 W2 D8 a( m7 J
出了公园向北走约一公里,就到了崇圣寺三塔。三塔始建于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先建了大塔“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共13层。稍后又建了南、北小塔,均高43米,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都是10级。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7 x. o" D- L& F3 \ }
+ t. l: c- z3 Z1 R" ?2 C ]1 b/ y
( A4 I; g w2 c# c) ]6 e% `% \5 H M4 s8 `3 x" a$ X3 t; Q
三塔建成后,又修建了规模弘大的崇圣寺。经历代的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鼎盛巅峰。据《南诏野史》记载:崇圣寺“基方七里,周三百余亩,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之规模。7 e& B& O0 Q M" Z" B- T2 `% B
( ]8 l& ~3 U8 ]4 r3 t
( T1 r6 z# m3 R4 f% o6 f
" n' F: y/ x# H. f2 T: l
公元1056年农历五月初六大理发生大地震,崇圣寺一夜间土崩瓦解,三塔却奇迹般的保存下来,唯有两座小塔被震歪,至今倾斜,蔚为奇观。如今的崇圣寺是2005年重建的,也结束了崇圣寺三塔几百年“有塔无寺”的历史。
; B! {: Y5 b, p6 n' V" L8 n. G% H4 O* b' P
0 D6 U2 d: R6 D$ b1 a/ r
6 t9 D* q4 H7 n4 } f
崇圣寺背靠苍山而建,三塔为核心,借鉴了国内外著名寺庙布局的特点,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特色之精华,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次进行规划建设。主轴线上依次建有大鹏金翅鸟广场、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石牌坊、望海楼。中轴线两旁和次轴线上建有法物流通处、方丈堂、客堂、斋堂、罗汉堂、千佛廓、祖师殿、佛教研究院。崇圣寺最高处的望海楼,是近观大理,远望洱海的绝佳之处。! k3 Y0 n9 V1 J/ V# f
# S* ~7 n# s6 N! N+ r% c# _
6 m+ ` n% f% ?+ _
! S8 n: }1 p8 P
在崇圣寺中一路上都有洱海的美景相伴,自然而然的有种近距离接触洱海的冲动,于是出了崇圣寺的大门,直接拦了出租直奔洱海公园。
: [ d: z% H: c- E6 q5 [- m4 V9 T
* B; x, w& v }2 q# Z: o2 c) |
) S5 s' p8 p0 N+ _: L0 {2 d洱海公园地处下关市区,洱海的最南端,海心亭是观海听风的极佳场所。从这里向西望去,是大理的新老城区,苍山的云雾缭绕;向东望去,是玉案山的层峦叠嶂。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当地人三三两两的相约来这里悠闲小坐,或是干脆跳入湛蓝的洱海中畅游一番,使人看着好生羡慕。. v( w4 R! @ d4 }$ q* S
* Z% M- _4 P( W4 x5 a) N x
1 b3 I% L. Z8 B9 t! Y8 H
1 f, k0 o. _: F晚上去了古城人民路上有名的“双桥园”吃饭,要了网上口碑颇佳的“罐香排骨米线”,米线爽滑可口,骨汤香气四溢;另要了一份黑三剁炒饭,味道也可以。& L! ^& w8 P8 R- {' z# ~4 I
D* b" l+ g) H/ ?. x8 J5 e: t9 d) s, A9 Z& ]
( x; y' b' n8 v3 }, n游过了洱海,苍山也就不得不去了,于是在大理的最后一天上了苍山。苍山的索道共有两条,感通索道和苍山索道。我选择了自感通索道上山,走半山腰的云游路十公里后,在苍山索道下山的路线。1 I$ }" y7 l2 x1 g& A. ?0 _
/ T$ F/ F: Z7 K7 a
* W% l* Z) j1 \1 t$ g- i
# y8 a1 O; e9 Z* _感通索道位于苍山圣应峰南麓的感通寺,古南诏国佛教盛行,苍洱之间,寺庵林立,无山不佛。元代郭松年《大理行记》说:“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齐戒几半”,“沿山寺宇极多,不可殚记。”明代张含在《写韵楼歌》曾描写苍山“环山九百六十寺,寺寺夜半皆鸣钟。”足见当时大理佛教之盛。在当时众多的寺庵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感通寺。' t1 X: _' l$ m3 T/ W5 R
0 q) `! W- C+ H6 G U; \# ?( c {
- s) I4 G+ v+ A, I; R& D& u0 x/ ]' J1 W3 I2 \( {
如今的感通寺已无昔日香火鼎盛时的风光,游客寥寥,庙宇破败,但却极为清静,曲径通禅,不正是一个感悟通灵的极好所在么。, I& E% k# [ C% L
+ N, k; b: V5 c
& ?- |8 s% C& g; }( q/ h9 j: c2 V7 d" D& K( K2 N
由感通索道乘缆车沿苍山大峡谷缓缓而上,海拔渐行渐高,不时破云而过,苍山也渐渐拂去了那云雾缭绕的面纱,露出了它本来的面目,满山的翠色扑面而来。苍山又名点苍山,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地跨大理市、漾濞县、洱源县3县市,属横断山云岭山脉,地质地貌十分复杂,由十九峰和十八溪组成。其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于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学、地貌学以及地球历史等地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被誉为是一部孕育了20多亿年的“天然地质史书”。
, o. Y0 _# f1 t C% N% ^, F8 O$ T+ L9 i* y4 F, l
% D' l5 E% t3 o- F
' N# X- B; S8 m5 q& j感通索道的终点位于清碧溪,清碧溪位于苍山圣应峰和马龙峰之间,是苍山十八溪中风光最美的一溪。清碧溪,也叫“青龙潭”。抬头仰视,溪水如玉带般飞流直下。潭边峭壁上,有“禹穴”两个大字。传说古时大旱,大禹为了救民于苦难,就沿苍山大峡谷劈山引水,才使苍山脚下的万亩田畴绿波荡漾,硕果累累。后人为永记大禹的似海深情,万世功德,就在此留下了“禹穴”二字。 V+ g3 I; {0 h! t. J, D& T
! r' J' G2 f: T/ Y2 ]0 }
: {7 |, `$ N9 `, m) j6 ~9 [; q0 x
& ]( O9 }) t1 a+ t; Y5 c由清碧溪向上就走上了长约十六公里的云游路,云游路位于苍山半山腰海拔2600米处,北起小岑峰,南止圣应峰,途经六座山峰,五条溪流,如玉带般串连起苍山的美景。) u* k, n% b+ n9 u" P
. z) ]8 m) Y. M# `" h2 K. Y
8 e+ B* }" L! E) H
8 h* @7 E/ i! }
在云游路上缓步而行,一路有洱海的美景相伴,耳边鸟声虫鸣相随,倒也不觉寂寞。如此向前走约五公里就到了苍山著名的“七龙女池”。七龙女池位于黑龙溪的中部,在深邃飞流的黑龙溪涧中,从下至上有天然的七个清泉水池,每个水池的西侧飞瀑跌滑而下,就如洁白的轻纱挂在壁上,给人有一种虚幻神秘的感觉,池中水清见底,周围是青山白石妆点,入水池间犹入洞天仙境。相传这七个水池是洱海龙王七位龙女沐浴休息的场所,她们在每年的夏天、明月高悬的夜晚,都要到这里沐浴,直到拂晓才回到洱海龙宫。
3 }4 I4 W1 }- d- o0 k& a/ m$ y3 F, R$ E/ A# q6 U
/ C2 `/ S/ K* N6 H) H' h! b2 Q. m3 M4 W. I: ~; u9 c+ r$ w
七龙女池向北至中和寺苍山索道的约五公里的路程极是考验人的毅力与体力,明明眼见前方的路已到尽头,却又峰回路转向山中延伸而去,似乎无休无止。好在一路有里程牌的指示,始终让人存着一丝希望。终于在行走了约五个小时后寻到了中和寺的苍山索道,在此坐缆车下山,终点即是崇圣寺三塔附近。
* V V5 `2 t: @" G; o' O4 f: T6 T( _! f; z8 T) M
7 Q) U& `; o4 ^, s2 D" x0 p: ~$ i5 D7 c( S) f4 z# J
大理人喜欢用一个谜语来描画这座古城:
+ X; C# m, L% k8 Y/ R) K' Q7 C% t% V3 S# i
虫入凤窝不见鸟(风),七人头上长青草(花); , Q6 |) i: D' t, y- @0 [, Z
, a) C9 N! z( N8 q( M
! |/ z* \0 _4 _
5 k9 O- |. P2 j3 I
细雨下在横山上(雪),半个朋友不见了(月)。
1 e% E) h0 [2 z$ ~! [% x& c0 R# C
7 |' r9 F2 q6 e+ u" t& f7 J" G0 W/ z" @
' o* Z! {+ N6 _8 Y" d
这首诗谜的谜底就是大理最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它同时也点明了古城的位置,上,下关之间;苍山,洱海相伴。这座风花雪月的古城着实让我有些依依不舍起来,也许真会有一天能够洒脱的放弃一切,来这里做一个幸福的大理人。
( K" R4 m( H: G
& y3 D% H9 M8 \9 F' Q
6 X! U' H+ T/ y8 l+ t4 e, T8 `) n4 M& `4 X' @ ]
次日我登上了西行的汽车,继续去寻访另一个心仪已久的古城—丽江。& S$ I' E% B6 f% u- C- ?4 r# F$ y
(大理古城)% [! @# b0 i: h0 S1 V
(古城夜色)$ F1 R1 c2 S+ z9 n- F
(古城夜色)& N+ j' |$ u1 T; j' P
(崇圣寺三塔)
- Q9 a, D/ h7 x$ s6 P/ }' \# B
(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