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另介绍
6 q# y" g6 v% I _; x, M( Y0 Z, R' |- g) r; A m, o6 s# d
白族,现有人口185万多。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部分散居在湖南大庸、桑植,贵州毕节,四川凉山等地。白族自称“白”、“白子”、“白尼”、“白人”。他称有“民家”、“勒布”、“那马”、“勒墨”等等60多种。汉、晋时期,白族先民被称为“昆明”。元、明时史籍称之为“白人”或“僰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白族人民的自愿,正式定名为白族。
4 [6 T- ?8 G3 l2 P* q白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为汉、藏缅语混合语言类型。历史上使用汉语文比较普遍。历史上使用的文字有三种:汉文、僰文、梵文。50年代创制了拼音白文。 ( }) o9 c: x1 _; n. r( U M
白族多数分布在平坝和低山丘陵地带,少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生产水平基本与周围汉族相同。大理白族自治州于1956年11月22日成立。1988年5月25日,成立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此外,还建有白族乡和白族与他族联合的民族乡15个。大理白族自治州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云贵高原的西北角,横断山脉南端,大部分属西南纵谷区。主要大山有点苍山、老君山、无量山、哀车山、鸡足山等数十座。主要河流分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4大水系。主要湖泊有洱海、剑湖、茈碧湖、西湖等。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森林覆盖率达33.6%,活立木总蓄量达6444万立方米,是云南省的主要林区之一。全州鸟类总数在150种以上,哺乳动物有上百种,其中有国家保护动物金丝猴、滇金丝猴、绿孔雀、红腹角鸡等珍禽异兽。大理州是云南省主要的乳牛和乳制品生产基地,邓川乳牛远近驰名。白族地区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成矿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金属矿有铅、锌、锰、铁、锡、锑、铜、镍、钴、金、银、钨、汞等,非金属矿有大理石、煤、盐、石灰石、石棉、石墨、石膏、砷、重晶石、硅藻土等。其中大理苍山的大理石,兰坪县的铅锌矿都是全国少有的特大型矿床。洱源县的乔后盐矿和兰坪县的啦井盐矿是云南省的大型岩盐矿。大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苍山洱海风景区、鸡足山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巍宝山风景区和茈碧湖温泉休闲疗养区。景区内湖光山色秀美,名胜古迹众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优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肥沃的土壤、众多的湖泊水库、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为白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3 m, B+ i# U: Y' D
白族的族源可追溯到云南的石器时代,白族先民称滇□、叟、氐、西爨白蛮、白蛮、河蛮、白爨、□人、下方夷、白人、民家等。五代时期,白族首领相继建立了郑氏大长和国、赵氏大天兴国、杨氏大义宁国3个短暂的地方政权。公元937年,白族首领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厉行改革,加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云南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元代云南建立行省,原大理国主段氏和权臣高氏等仍被重用,被授予封建土司官职。明代以后,数百万汉族军民相继迁移到云南屯垦,较大的白族土司都先后被改土归流。近代,白族人民曾参加回族杜文秀、彝族李文学领导的滇西各族农民反清大起义,掀起反洋教斗争。在第一次国内战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白族优秀儿女张伯简、赵琼仙、施滉等,先后为革命献身。白族共产党员周保中将军,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解放东北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滇西地下组织在剑川和祥云等县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滇挂黔边区纵队第七、第八支队,解放了白族地区,许多白族优秀儿女为解放云南作出了重大贡献。
+ f1 ~& t9 f/ O4 `* V$ O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祖国的文明作出贡献。苍洱新石器遗址中已发现沟渠的痕迹。而在剑川海门口铜石并用遗址中发现居民已从事饲养家畜和农耕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洱海地区已出现青铜文化。蜀汉时,洱海地区已发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筑苍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数万顷;修治高山梯田,创建了邓川罗时江分洪工程。南诏有自己的历法,明代白族学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炜的《奇验方书》等,都是总结了古代天文和医学的代表作。
0 l3 [1 m8 r: Y, D)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级,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剑川石宝山石窟,技术娴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国石窟造像的共同点又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石刻艺术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来修建的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斗拱重叠,屋角飞翘,门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层层的人物花鸟,巧夺天工,经久不圮。它们都出于有名的“剑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艺术造诣很高,元明两代王朝政府所取的高艺漆工,大都从云南挑选;大理国的漆器传到明代,还一直被人视为珍贵的“宋剔”。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被帝国主义盗走的“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画家张顺、王奉宗的杰作。它将南诏建立的神话传说,用连续的短画形式精妙的描绘出来,生动优美,是我国珍贵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张盛温创作的“大理画卷”,被称为“南天瑰宝”。该画全长十丈,一百三十四开,以“护国人王经”为主题,画着六百二十八个面貌不一样的人像。笔法精致娴熟,工巧细腻,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 N. o, _; D, }) o古代白族有音乐舞蹈相结合的踏歌。民间流传的《创世纪》长诗,叙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会“天下顶太平”、“不分贫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没有阶级压迫剥削的平等生活。南诏白族诗人杨奇鲲的《途中》、杨义宗的《题大慈寺芍药》、《洞云歌》等诗被称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诗》中。《望夫云》、《蛇骨塔》、《杀州官》、《钩日头》等文学作品,歌颂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的英雄人物。南诏有名的《狮子舞》,在唐朝时已传入中原,《南诏奉圣乐》在唐朝宫廷里被列为唐代音乐14部之一。《白族调》是流传甚广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后一句五言)的格律诗。15世纪中叶,有些文人应用这一民歌形式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如杨黼的“词记山花碑”。白剧“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 l8 }( W& d, R( i6 F: B
根据《南诏中兴国史画卷》所载,南诏时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庙、西洱河等记》的历史著作。大理国时期也有《白史》、《国史》,都已失传,仅《白史》片断散见于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书《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虽已失传,但都是明代云南地方史著作《滇载记》、《南诏野史》等书的蓝本。根据史籍考订洱海地区历史的,有明代白族学者杨士云的《郡大记》,该书为另一白族学者李元阳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万历《云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学家王崧在总纂道光《云南通志》时,汇集了记载云南的书籍61种,编为《云南备征志》2l卷,取材广泛,体例谨严,是研究云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z8 A7 Q: X: g. R0 O- y
* @% F3 u2 O6 i! G" x白族基本上实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儿子成婚后即行分居,父母一般从幼子居住。也有少数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办,要门当户对。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无儿无女的也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过继)或养子。赘婿和养子要改名换姓,才能取得财产继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