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宝宝耳流液的原因及护理方案

0
回复
24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0 23: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耳流液不易察觉,家长常在给小儿洗脸时无意中发现。流出的液体常为浆液性、粘脓性或血性分泌物。正常的外耳道大都干燥,含有鳞屑状的耵聍,少数人由于分泌过多而形成黄褐色的油状耵聆,但并无分泌物自耳道口流出。对此家长应注意区分。
  造成小儿耳流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3种:
  (1)耳部外伤。包括一切外耳道和中耳外伤,耳流液多为血性分泌物。若损伤中耳者,可引起短暂的眩晕和耳鸣,伴有传导性耳聋。检查可见外耳道有血液,外耳道创伤病变,用耳镜有时可看到鼓膜破裂孔。其撕裂孔呈不正常的裂缝,边缘有时外翻,鼓膜表面有出血点及淤斑。
  (2)外耳道湿疹。由于耳内刺痒,小儿常用手指掏耳,或用手拍打头部,有些小儿常在大人的怀中摩擦,喜欢大人用手指替他揉耳。有些小儿则因耳内刺痒而哭闹不安。
  初起时局部皮肤发红、微肿,表面可见散在小水泡,待水泡破溃后流出少许浆液性分泌物,浆液干燥后在皮肤上附着一层薄痂,久之,痂下皮肤常常糜烂,这些表现时轻时重,久久不愈。
  (3)化脓性中耳炎。当化脓性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通过耳膜和耳咽管侵入中耳时,就会引起化脓性中耳炎。通常在身体抵抗力降低时较易得病。如患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等,或因擤鼻涕不当,鼻涕由耳咽管侵入中耳,引起发炎。或哺乳位置不当,如横抱哺乳,或婴幼儿平卧吸吮母乳或奶瓶,乳汁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或洗澡时将脏水灌入耳道内,均能引起中耳炎。
  耳痛剧烈为其典型症状,有时还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和腹泻,听力也会减退。当耳膜穿孔时,中耳内的脓液便会向外耳道流出,耳痛也就逐渐减轻。
  干燥疗法适用于耳部外伤造成的耳流液。由医生用酒精消毒外耳道后,取出外耳道内的耵聍或异物(附于鼓膜上的未感染的血块,可暂不去除),以酒精再次消毒外耳道,用消毒棉球轻塞耳道口。外耳道内禁止冲洗及滴药,以免引起中耳继发感染。同时可应用磺胺类或抗生素药物治疗。
  外耳道湿疹致使耳流液较多时,可先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湿敷1~2天,待渗出液减少后,局部外用氧化锌软膏合抗生素,或可的松软膏等,同时可服用扑尔敏、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也可用中药地肤子10克、稀莶草20克、银花10克,适量煎水清洗或湿敷。
  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首先应去医院遵医嘱进行彻底治疗,使用抗生素用量要足,一般常用青霉素肌注(需做皮试,阴性后应用),待脓液停止流出后应继续用抗生素数天,以巩固疗效。局部清洗和用药也非常重要。鼓膜未穿孔时,滴入1%酚甘油液,已穿孔者,可先用消毒棉签清洗外耳道脓液,清洗干净后,再滴入2.5%氯霉素或洁霉素,每日4~6次,直至痊愈为止。在滴入药水后,应将患耳向上,侧卧15分钟左右,药液在耳内存留时间越长疗效越佳。如治疗不及时或不正确,持续流脓超过3周,则有可能转化为慢性中耳炎。因此,及早正确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本病除治疗外,预防更加重要。保持小儿耳朵干燥、清洁是预防外耳道湿疹的关键。对患有化脓性中耳炎的患儿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以防脓液刺激而引起湿疹。小儿如果经常以手揉耳,不妨将其双手略加约束。已患湿疹的小儿,应给以清淡、少盐饮食以减少患处渗出液,同时还应多给富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菜汁、果汁等,可减少过敏反应。对有过敏体质的小儿,适当减少容易致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同时可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要讲究个人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伤风感冒。给小儿喂奶的时候,最好抱起来喂,以免溢奶后奶液进入耳咽管,引起中耳炎。在洗澡和洗头的时候,不要把水弄到耳朵里,如耳朵已进了水,就要把进水的那侧耳朵朝下,把头轻轻地晃几下,让水流出来为止,然后将干棉签轻轻在外耳道卷几下即可,千万不要挖耳,以免损伤耳膜。
  日常应多注意小儿的耳部,如观察是否有脓,不要等脓液溢出耳道口才发现,必要时可用干棉签试探性卷一下。持续流脓的患儿要去医院检查,有耳内息肉或胆脂瘤者可行手术治疗。患耳若数月不流脓时,可根据不同情况作鼓膜修补等手术,痊愈后小儿听力将有所提高。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