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消化功能逐渐增强,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龄前儿童营养性贫血逐渐减少,但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而引起的偏食、厌食造成的营养不均衡所引起的贫血,或由于长期慢性感染、呕吐、腹泻所引起的营养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贫血仍然存在,且多为混合性贫血。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口唇及睑结膜色淡,指甲床缺乏血色,食欲差,生长迟缓,少动,精神不振,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毛发干燥、稀疏。
治疗:首先去除原发病,其次选用饮食疗法,对于轻度贫血可单用饮食疗法,多食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牛奶、鸡蛋、瘦肉、绿叶蔬菜、水果等。再者为药物疗法,应用维生素B12、叶酸、铁剂同时进行,具体方案需儿科医生指导。服药期间,需家长注意的是当血红蛋白升至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而使小儿体内有足够储存铁,以备日后需要(贫血小儿的储存铁已全部用完),轻度贫血需血红蛋白正常后2~4周,中度贫血需正常后5~6周停药。
预防:主要是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饮食要多样化,防止偏食,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感染。积极治疗胃肠道疾病及慢性感染性疾病,及早发现贫血,及早治疗,防止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