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0
回复
386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30 22: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诺邓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
3 D4 x6 Y- u7 Y' v" Y
; i7 O8 ^$ l- A, @( D; w( G    诺邓村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万寿宫”。据记载,“万寿宫”为元代建筑,当时是外省客商的会馆,明初,将会馆改作寺庙,称为“祝寿寺”,明末清初又改名为“万寿宫”。诺邓村现存庙宇建筑及牌坊、词堂建筑十多处。村中有盐井龙王庙、黄氏题名坊(旧五井提举司衙门)等建筑物,村后北山腹地有黄家祠堂。往上行,便到了大理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诺邓玉皇阁”庙宇建筑群,这里古木参天、阴翳蔽日,殿阁如聚。宏伟壮观的三层阁楼式建筑玉皇阁大殿高耸云霄,大殿建在3米左右的石台上,殿高16.4米,阁面宽13.8米、进深13.3米。殿前院内植修竹奇花,还有数百年树龄的紫薇、扁柏、金桂、古梅。大殿前有“弥勒寺”;后有“静室”;殿右有“武庙”(关公庙)及“文庙”(孔庙),尤以文庙建筑别具风采。诺邓村周围现存庙宇还有东山方向的香山寺、古岭寺和王母寺,都是两进院式建筑;北面山中有观音寺等建筑,西南面古道上还有两道贞节牌坊。至于古墓、碑刻等建筑则遍布四山。# U+ _4 E6 K& L% c- H& Z0 Q3 {
    1、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 B7 R+ V2 u* c* O    1988年被列为大理州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庙宇古建筑主要有:①玉皇阁大殿,三层阁楼式建筑,最早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代道光咸丰时期曾数度被焚,后重建。②静室(三清宫)最早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时重建。②弥勒殿,建筑年代相当于三清宫。④关帝庙,即武庙,民国初年由村口小河旁庙址移关公塑像于玉皇阁左侧。⑤文庙,即孔庙,清代乾隆年间修建。⑥棂星门(即“腾蚊、起凤”木牌坊),建于孔庙前,清代乾隆年间修建。% f' F* j0 b3 k2 |6 G, R7 s
    2、黄氏题名坊
  t4 G; @5 x; q    村中石牌坊,原为明代五井提举司衙门旧址,后为黄氏家族科举题名坊,镌刻有明中叶至清乾隆年间黄氏家族历代举人、进士功名。7 |, m, L% i8 Y3 d  V% u* X) a
    3、万寿宫. n% g0 ~$ I, D- R) P* i
    最早为元朝时期外省客商会馆,后改作庙宇,原称“祝寿寺”,清初改名“万寿宫”,现古建筑犹存部份木架结构,前楼基本完好。
! p* d% y$ u* R& T. _# v1 a    4、诺邓村民居建筑
5 M3 {/ B9 T' K( C1 m    北山黄家宅子:现存民居建筑属明清时期所建的约20余处院落。! V7 }; x' M/ W
    北山主体民居建筑:现存明、清两朝古建筑40余个院落。皆因山就势构建,且有古街铺、古市肆等,街向纵横交错,风格特异。+ Y' Z6 E+ X2 L0 h' {
    河东民居建筑群:现存明清建筑30余个院落。其中四合五天井串连递进式院落等风格奇巧,各具特色。% t% W& f& P: H" K3 s
    河头民居建筑:现存明清建筑约10余处,其中“银匠家”等院落建筑古老、特殊,建于300多年前。
5 @! B/ B8 D3 ~6 M; l3 S+ D    5、盐井
; F) ]: i5 ]$ o: H, [  I3 k    最早开凿当在汉朝,至今二千余年。最初形成“诺邓井”之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现存盐井外在井房及煮盐大灶建筑等。
. ~3 ]7 h2 Q% |" N7 w    6、古驿道、古桥/ V8 k) Z' C" y) E( R5 x4 L
    古代诺邓村北抵丽江,东向大理,南往保山,西去片马腾冲的驿道和桥梁,多由石板铺就,至今遗踪尚存,蹄迹长留。) g7 p0 P" m) I
    (大理旅游集团)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