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大理”30村 村村美景各不同/ O( Z' L* M7 d7 @+ {* b8 @
+ k* u( }; A8 n
云南日报记者 李丽 段苏航 剑川县沙溪镇寺登村—— 乡愁韵味浓乡村产业兴 寺登村地处沙溪坝子中央、黑潓江畔,曾是茶马古道上的商贸重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境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朴、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着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保存着完整的戏院、旅馆、寺庙、寨门。寺登村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对古院落进行抢救性修复,并积极保护、传承村落特有的民俗、技艺和优秀传统文化,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度假、白族民俗文化体验、寻味茶马古道、白族特色民居客栈4个特色品牌,突出田园风光、白族民俗风情、茶马古道遗存及特色民居客栈,走出了一条以游补农、以游助农、以游促农的良性发展路子。 永平县博南镇花桥村—— 古村古韵长新颜新活力 花桥村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村落,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村中有大花桥古村落、古县衙、古税司、古元梅等众多文物古迹和古道文化、马帮文化、宗族谱牒文化、饮食文化等人文资源。花桥村突出特色乡愁优势,着力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着力打造“天下第一奇梅·花桥元梅、博南古道上唯一现存的古驿站·花桥村”文旅品牌。建成博南古道博物馆,修缮博南古道、石照壁、古税司等遗迹,创建乡愁体验馆、马帮文化体验基地、元梅观赏园、生态休闲旅居地等,开启了乡村旅游的“花桥模式”。 云龙县诺邓镇诺邓村—— 千年古村源远流长 “诺邓”是云南最古老的、历久未变的村邑名称,又称为诺邓千年白族古村。诺邓村现存人文古迹众多,有100多座依山构建、形式多变、风格典雅的古代民居院落,还有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棂星门等庙宇建筑和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以及驿路、街巷、盐马古道等古建筑。诺邓人善凿井制盐,诺邓古村也因盐业而兴,曾是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在这里,还有着舌尖上的美味——诺邓火腿。诺邓村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殊荣。 大理市太和街道刘官厂村(凤阳邑村)—— 茶马古道有风凤阳 凤阳邑坐落于苍山佛顶峰东坡脚,与南诏太和城遗址紧密相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白族传统村落,1900余米的茶马古道穿村而过。至今村里还保存着马帮路过朝拜祈福的山墙佛龛、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马店和饮马井等大量马帮遗迹。在凤阳邑,漫步古道,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马蹄哒哒、铃铛脆响。凤阳邑独特的自然和宁静吸引了一批来自各地的艺术家落户于此,蓝染作坊、陶泥手作、茶室画馆、民宿小院,构成了品味慢生活的元素。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在凤阳邑取景后,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美丽的村落,慕名前来感受有风凤阳,邂逅最美乡愁。 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村(新庄村)—— 激活红色记忆尽显乡村魅力 海稍水库之畔,新庄村依山而建。村内房屋参差有致地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斑驳的土墙与绿色葡萄田和连绵的山峦相映成趣,浑然一体。新庄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长征精神深深植根于此;有着从舌尖走到心尖的乡愁,海稍鱼的美味萦绕在游子心头。2015年以来,新庄村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红色旅游,以“党支部+企业+村民”的发展模式,建成全州首个自然村“红军长征纪念馆”,建成以展示农耕文化为重点的全省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村民自建的农民博物馆,走出了一条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旅文融合发展的新路。 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古生村)—— 绿水青山乡愁古生
- V) X+ l9 m/ O 古生村既有着静谧的小巷,又有历史悠远的古桥、古庙、古戏台。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白族古村落经过千百年的洗礼,至今古韵不减。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古生村并赞美:“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古生村民间习俗众多,白族风情浓郁,每年都举行独具特色的本主节、放生节,保护和传承白族节庆、婚庆等习俗;并通过组建洞经古乐队,民族文化展演等,将乡愁记忆融入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生态保护、文化创新等方面,使乡愁文化与乡村生态相得益彰、世代传承。 洱源县茈碧湖镇海口村(梨园村)—— 山水村庄世外梨园 梨园村地处洱源县城北部,美丽的茈碧湖畔。三面环山,一面临湖,世居百十户白族人家。村内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遍布近万株古梨树。梨园村现存7000多棵古梨树,历经500多年的岁月洗礼。近年来,梨园村依托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先后实施墙体美化、道路硬化、休闲亭和木栈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把梨园村建设成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韵”的绿美乡村乡愁依恋地。
% B; H9 z7 Z* @% q. ^
: Q8 P5 d @8 D4 q; g
/ i3 u5 U. H" `- ]1 [1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