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生病了,一提去医院就吓得往妈妈怀里钻,嘴里还不停地求妈妈:“宝宝没有生病,宝宝不去医院,宝宝不打针,给狗狗打针,是不?”除非妈妈点头,要不宝宝会长久处于紧张状态。
  有的家庭,宝宝生病后,要全家出动去医院,不然的话,就搞不定宝宝,很难顺利完成医治过程。那么,宝宝缘何那么怕打针呢?小小的宝宝,缘何在打针的时候,有那么大的力气去抗拒呢?
  宝宝都怕疼
  有的大人怕打针,一提打针就浑身哆嗦,极度排斥,这大多与其幼时产生的就医恐惧有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找到幼时恐惧行为的根源,才有改变的可能。小孩子都有生病的可能,为了不让宝宝留下特别深刻的恐惧阴影,家长需要了解宝宝就医时候的心理状态。
  宝宝为什么这么怕去医院呢?可以说这正是正常宝宝一个很本能的反应。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就是,去了医院,宝宝接触到的是一个严肃而陌生的环境,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医生、护士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很严肃地走来走去,还要听到很多小孩的哭声,这些已经令小宝宝心理恐惧了。
  进入检查环节后,宝宝要面对很多奇形怪状的检查器械,检查完了,吃药、打针,哪一样都不是宝宝喜欢的舒适、甜蜜的感觉,宝宝并不喜欢。宝宝认知程度很低,控制力差,即使隐隐明白来医院是为了治病,也难以控制住因为害怕而哭泣、挣扎的反应。
  一些80后妈妈,胆子小,她们自己本身就很害怕打针,看到医务人员举起长长的针管,宝宝没害怕,她先吓哭了,宝宝的情绪是受妈妈影响的,一定会随着妈妈哭泣起来。即便有的妈妈没有哭泣,但是身体紧张、浑身发抖,这种无意识的紧张情绪,通过身体接触也传递给了宝宝,宝宝就会心理紧张。
  当来自各个方面的负面情绪一起涌向宝宝的时候,宝宝心理压力过大,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心理底限,宝宝不会倾诉、不懂排解压力,就会通过哭闹来释放。所以,当宝宝哭泣的时候,妈妈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胆小、丢人、不听话,而要抱着宝宝,任其发泄掉心中的恐惧。宝宝需要释放,但他还不会像成人那样运用各种解压的手段,只能通过本能方式——哭闹、折腾来消除压力了。
  想一些特殊的方法
  生病了就要就医。既然生病是生活中的平常事,那么,宝宝要平静对待就医、吃药、打针之类的事情才好啊!对待一件事情的态度,取决于幼小的时候的认知,所以,妈妈要帮助宝宝建立一种平静地面对打针的习惯。
  1.提高宝宝的理性认识
  沟通是帮助宝宝认识一件事情的主要方式,沟通的时候,妈妈不要把打针、吃药、输液等事情夸大或者缩小,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对宝宝讲,这样,宝宝就能相信妈妈。
  为什么打针,一定要让宝宝知道。在去医院的路上,妈妈可以搂抱着宝宝说:“宝宝生病了,头痛、流鼻涕,是不是?”“妈妈知道,宝宝生病了很难受,想玩好玩的玩具,没有力气,不过不要紧,打过针后,病就会好了。”“医生阿姨、叔叔都很爱宝宝,他们治疗的时候很小心,只有一点点疼,如果不哭不闹,就忍过去了。”
  这样,宝宝就有了心理准备,到了医院,接受各种检查、治疗,就不会太恐惧。有的妈妈为了让宝宝顺从,故意把治疗行为描述得很简单,这样的安抚效果并不好,不如实事求是地对宝宝说:“打针会疼一点,不过,你能忍受!妈妈抱着你,你会舒服很多的!”这么说,宝宝就会有信心去战胜打针带来的恐惧,感受到妈妈的支持,也不会因此而反感父母、医生。
  打完针或者完成了某个检查、测量或者治疗的过程后,妈妈最好夸奖一下宝宝:“哦,我家宝宝真勇敢!连医生都夸我家宝宝懂事,不哭不闹!”父母强诱导性的、正面的语气,积极的期望能够激发宝宝自我控制的能力,让自己的做法符合大人的期望。
  2.带宝宝熟悉医院环境
  平时,妈妈可以利用带宝宝去打预防针的机会,带宝宝在医院里到处走走,看看花坛里的花草、读读橱窗里的图片、和来就医的小朋友玩玩等,以此缓解宝宝的情绪。
  尽可能固定地去某一位医生那里就诊,这样彼此会有很多话题交流,亲近感会消除宝宝的恐惧。
  打针的时候,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改变宝宝的注意力。比如,当裤子脱下来后,妈妈可以对宝宝说:“看,那里有只小猫咪。”“哦,这个房间的灯可真漂亮。”宝宝的注意力被转移后,就忽略了疼痛感,等注意力回来,也打完针了。
  3.做一些“脱敏”游戏
  俗话说,见得多了,就习惯了。妈妈平时可以和宝宝玩一些“打针”“吃药”“拍片”等与就医有关的游戏。
  打针的时候,妈妈可以对着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打,然后说:“你看,小熊打针的时候都不哭,宝宝以后也不能哭!这样才是勇敢的宝宝啊!”
  妈妈也可以自己当病人,让宝宝当医生,当宝宝给妈妈打针的时候,妈妈对宝宝说:“宝宝要像医生阿姨那么轻轻的啊!”当宝宝的针头和妈妈接触的一刹那,宝宝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脱敏”,会觉得打针不是什么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