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教学体会

0
回复
36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8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教学体会
  《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描写了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和草原上欢腾的场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我国草原的热爱,同时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描写草原特点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像,理解句子的意思。

  通过教学这一课使我对阅读课文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阅读课文教学的每一课目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把握使我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心中有数,收放自如。在教学中,我加入了更多的相关资料充实课文的内容,如:课题“锡林郭勒”的意思;内蒙古的地图;草原上各种湖水、野花、动物活动的图片等,我把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在课上提供给学生,作为他们理解课文内容的依据,在体会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时介绍蒙古族的民情生活,这些资料的融入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对草原、对牧民的生活有了更多感性的.认识。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受益匪浅。我的体会是:作为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契机,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比如教学时,就应抓住以情感人的特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情感培育。同时,借助有效的电教手段,展现文章表现的意境,并鼓励学生围绕课文展开想象,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亲近自然,对自然产生喜爱之情并对破坏自然的行为自觉加以抵制。
  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自己教学实践经验有所提高,在段的教学和训练学生表达方面还有欠缺,教学细节上还不够精益求精,尤其是教学语言,如:导入语、过渡语、总结语,在备课中没有重视,而恰恰是这些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语文老师的一项基本功就是用语言创设学习的场景、氛围,第一次试讲后组内老师就提出了我在语言上的问题,不精、不准、不美,辞不达意,我也深感由于在备课中没有好好设计使自己的话多、乱,在第二次的备课中我把自己的课堂语言都写了下来,效果果然就不一样了。我觉得这看似不起眼的一两句话却反应出了一个语文教师语文素养和教学基本功,自己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多锻炼。
  在今后日常教学中,我认为对各种可以用于教育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加以挖掘、利用,并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渗透进课堂,才能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人才。
【《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教学体会】相关文章:
1.我的教学体会
2.高中英语的教学体会
3.尊重学的教学体会
4.低年级语文的教学体会
5.小学英语的教学体会
6.篮球课的教学体会
7.参与课堂收获快乐的教学体会
8.《圆圆的沙粒》的教学体会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