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皮疹,也称紫癜。可见在皮肤或黏膜出现斑点,呈红色、鲜红色、暗红色,后变成棕褐色、深蓝色,压之不褪。根据出血点大小和形式不同又分为:只有针头针帽至米粒大小的浅表点状出血疹,称为淤点或紫癜。比淤点大些而出血较深的出血疹称为淤斑或紫癜;若皮下出血,高出皮面有压痛的肿块称为血肿。可引起皮肤或黏膜出血点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因子异常的遗传性疾病。男孩发病,外伤后出血不止,可在皮肤、黏膜、关节、肌肉处形成淤斑或血肿。根据家族出血病史和临床出血情况,诊断并不难,要及时就医。
(2)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坏血病。一旦维生素C缺乏时,患儿全身皮肤可反复出现紫癜或出血点,常有牙龈出血、红肿、溃烂,甚至可有鼻血、血尿、便血等。如有骨膜下出血,可使小腿肿痛,不肯动,若换尿布移动肢体时,患儿因剧烈疼痛而哭吵。特别多见于人工喂养小儿或长期腹泻而吸收障碍者。下肢小腿长骨X线拍片,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3)症状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又称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由风疹、粟粒性结核病、伤寒等传染病引起,也可由磺胺类、氯霉素、巴比妥类、抗癫痫药(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退热镇痛药等药物引发。
(4)过敏性紫癜。本病是以毛细血管和小动静脉炎为主的过敏性疾患,多见于5岁以上小儿,由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而形成出血点、紫癜。大都见于四肢伸侧,两侧对称,尤多见于两下肢、小腿部及臀部。出血疹、紫癜略高出皮面,数日后变成紫色、棕色而消退,一批消退后又可出现新的一批,也可同时伴有关节肿痛、腹痛,甚至血尿等症状。出血疹、紫癜消退后留有色素斑,以后完全消失。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见于小儿各年龄时期,起病较急。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皮肤、黏膜广泛性出血,多为散在针头大小的皮下、黏膜出血点,四肢较多,也可为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鼻血,呕血、黑粪、血尿亦属常见,到医院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多在5~6万/升以下。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系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病初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继之呕吐、头痛,迅速在皮肤出现出血性皮疹,即淤点。淤点分布不均匀,可散布全身各处,以颈部、躯干、四肢多见。大小不等,自针头、针帽至1~2厘米,初为淡红,后呈鲜红、紫红或紫黑淤斑,大片淤斑中央可变为黑色坏死,自淤点、淤斑取血作涂片染色,可找到脑膜炎双球菌。此淤点、淤斑系由该菌栓塞毛细血管及细菌毒素损坏血管壁所致。体检发现颈部有阻力。根据流行季节,患儿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身上有出血性皮疹,即可初步诊断本病。
一般患儿身上有出血性皮疹,应及时就医,请医生明确诊断,进一步处理。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避免与可疑的药物或食品等过敏原接触,可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热、关节痛可对症治疗,也可口服中药缓解症状。若有紫癜性肾炎,则应住院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检查血小板计数,若低于1~2万/升,应住院治疗,如果在家需安静休息,给予宁血糖浆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流脑患儿应住院治疗,应用青霉素(需做皮试)、头孢菌素静脉滴注,若有面色发灰、四肢冷、出冷汗时,则应立即进行抢救,及时纠正休克。 |